员外郎是什么官

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 , 多为六品或七品,“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 。
【员外郎是什么官】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 , 晋以后所称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南北朝时设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都是在原有官名上加“员外” 。
隋朝时在尚书省二十四司 , 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次官,相当于副司长 。唐、宋、辽、金、元、明、清均沿其制 , 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虽然叫“员外”,实际已在编制定员之内 。
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 , 常有商贾仕绅捐钱获得此官职,至此,“员外”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 。在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 , “员外郎”这一官职就被废除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