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倒车雷达就想 一挂倒档倒车雷达就不停地叫

文| 车突突
● ● ●
温馨提示:标题那个问题的答案在最后,拉到最下面就看到了...
如果你车上没有几种科技配置,邀请别人坐你车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尴尬 。
最常见的一项装备或许就是驻车雷达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车距,简化驾驶者停车时的难度,尤其对新手司机来说,更为实用 。
后来在驻车雷达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自动泊车系统,司机只需要根据提示操作油门、刹车及档位,无需干预方向盘,也不需要聚精会神地判断车距,就可以把车完美地停进狭窄的车位,而且有的根本就不用操作油门刹车和档位 。此外,目前流行的ACC自适应巡航、BLS盲区监测等系统也都用到了雷达 。
那么,有些司机就好奇了,雷达这么强大的功能,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尤其是如今的ADAS系统使用的毫米波雷达,又有哪些特别之处?今天,车突突就来聊聊车上的雷达是如何工作的 。
雷达是如何工作的?
学过物理的读者们,或许都很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了,不过还是要说一样 。
雷达在汽车上起到的作用和司机们坐在汽车里对汽车的作用,可以说是功效相当的,都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和耳朵,并且它们之间的工作方式可以说是极其相似的 。
我们看到的人和景,其实看到的是它们反射到眼睛的可见电磁光波,听声音则是接收传递到耳膜的声波,它们通过上下振动保持不断向前传播的趋势 。
这么说来,车突突平日里看到的都是“鬼”?
驾校教练言传身教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要司机们在开车时,不断接收车子周围的这些波,从而判断车子与周围事物之间的距离 。
汽车上的雷达的工作原理,就和我们的耳朵十分相似 。它先是通过发射机把电磁波能量向特定的方向发射出去,处于此方向的物体会将一部分电磁波反射回去,这部分反射的电磁波会被雷达接收机接收,通过判断电磁波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而这个距离通常就是障碍物与车子上的这颗雷达之间的距离 。
而在不同方向上发射出的电磁波在反射回雷达接收机后,雷达就可以通过电磁波角度和反射时间判断出障碍物的长、宽、高了 。
那么这样的测量方法准不准呢?因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所以雷达计算出的数据还是相当精确的 。
如果这样理解起来还是有些生涩,举一个形象的例子,雷达的工作过程就好比相互有好感的年轻男女,只需要一颦一笑这样的“暗送秋波”,就可以领会相互之间的这种好感,下一步行动也就顺理成章了 。
这样来看,汽车上的驻车雷达系统,是不是很神奇的存在?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如此强大的功能 。
人人都喜欢加长的汽车,为何波长更短的毫米波雷达却受到了欢迎?
在时下流行的ADAS辅助系统上,驻车雷达那套系统就不太灵光了 。由于它们发射的电磁波波长较长(通常在1-10cm),因此波束通常较宽,不仅分辨率不够高,也容易受周围物体的干扰,从而影响雷达判断障碍物的实际尺寸 。
举个栗子,如果你近视度数比较高,当远远看到有人向你走来时,或许只能分辨出是男性还是女性,至于是不是自己的朋友,只有等他们走近时,才能清晰地看到 。
于是毫米波雷达就得到了应用,它的波长通常在1-10mm,即电磁波的振幅不超过1cm,可以实现窄波束,相比普通雷达来说它的精度更高,也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因此测量出物体的形状、方位等也就更为精确 。
举个形象的例子,普通雷达如同抽象派画家,测量出的物体比较抽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