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人工繁殖技术


黄鳝人工繁殖技术

文章插图
近年来黄鳝供不应求的现象仍然存在,野生黄鳝的供求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固人工养殖黄鳝便兴盛起来,虽然目前鳝鱼规模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一般的养殖户进行庭院养鳝时,只要掌握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就可以实现苗种的自我供应,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 。
亲鳝选择
雌鳝宜20~30厘米左右,雄鳝越大越好,颜色以黄褐色或青灰色为宜,雄雌比为1:(2~3),经消毒处理后进行蓄养 。蓄养池面积20平米左右,水深20~25厘米,并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一些水生植物 。雌鳝放养密度为7条/平米,雄鳝放养密度为2~3条/平米,投饵以活食为主,做到定点(食台)、定时,5~7天换1次水,蓄养时间至少1个月 。
繁殖材料
研钵2个,医用注射器2毫升、5毫升各一个,针头(4~5号)数个,剪刀、镊子各一把,0.7%生理盐水,毛巾或纱布几条,水盆(桶)数个,硬质羽毛数根,任氏溶液(1升蒸馏水溶入NaCL7.5克、KCL0.2克、CaCL20.4克) 。
人工催产
1、催产剂用量:用促黄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以0.1~1微克/克体重剂量较为适宜,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1~5国际单位/克体重的剂量,其催产排卵均为有效范围,但以2~3国际单位/克体重催产最为适宜 。
2、催产剂配制:LRH-A和HCG均为白色结晶,用生理盐水溶液将其充分溶解,按LRH-A0.3微克/克体重+HCG2~3国际单位/克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吸入注射器内备用 。每尾亲鳝注射量以0.5~1毫升为宜,不宜超过1毫升 。注射液要随配随用,不能放置太久,注射第一针后,剩余的药液可放置在冰箱中,下一针注射时可以再用 。
3、催产剂注射:采用5~10毫升医用注射器,4~6号针头,注射器要经过水煮消毒10分钟或用酒精消毒 。注射时要两人配合,一人用毛巾或纱布握住黄鳝,使腹部朝上,下面用毛巾垫好,双手固定鳝体,另一人擦干注射部位的水分,将针头朝鳝头方向、与鱼体保持45~60度的夹角、于卵巢部位刺入腹腔,深度不超过0.5厘米,将注射液慢慢地推入鳝腹腔中,抽出针头时用酒精棉花球压在针眼处,轻轻揉动以避免注射液流出 。针头不能插入太深以免刺伤内脏,但也不能太浅,否则药液不能进入腹腔 。
水池暂养
鳝鱼注射激素后在水深20~30厘米的水池暂养,雌、雄要分开,每天换水1次,25℃以下时40小时后检查,每3小时检查1次,直到75小时左右(效应时间不一致) 。检查方法是用手摸其腹部,并前后移动,如有卵粒游离之感即可排卵,进行人工受精 。
人工受精
【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将雌鳝取出用干毛巾握其前部,另一只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可顺利产卵,若堵塞,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向里剪开0.5~1厘米,再连续挤压3~5次 。将卵挤入容器后,将雄鳝杀死取出精巢(用400倍以上放大镜可观察精子活力),用干毛巾擦净血迹,用剪子剪碎,放入研钵轻研几下,放入卵中用羽毛充分搅拌(雌雄比为2~3:1),然后加入任氏溶液200毫升(每尾鳝对应50毫升),放置5分钟,再用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即可进行人工孵化 。
人工孵化
由于23~27℃之间水霉病危害严重,一般采用室内滴水孵化法 。在孵化器中,水从底部进入,从上部溢出,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水温25~30℃,适时换水,日温差不超过5℃ 。容器底部铺沙以防水霉,受精卵刚进入孵化器时水滴次数为10滴/分钟,持续1天,第2、3天为15~20滴/分,第4天为30滴/分,直到孵化出幼苗 。未受精卵要及时剔除,否则易使水质恶化,越在后期越要增加换水次数,一般约5~7天可出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