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冷不冷看老祖宗的谚语是什么 春节天气冷不冷看老祖宗俗语叫什么

导语:春节是一年中大家最期待的节日,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风俗活动,而春节天气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 。那么,大家知道春节冷不冷看老祖宗的谚语是什么?春节天气冷不冷看老祖宗俗语叫什么?
春节冷不冷看老祖宗的谚语
1、八月十五火烧天,来年是个大天干
如果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清晨出现火烧云的特殊天气,那么来年将是个大晴天,主要是说春节前后,容易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春天出现干旱少雨这一现象 。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八月十五中秋节早上出现火烧云的天象,预示着春天干旱,太阳高照,这个春节期间不会太冷 。
2、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八月十五洒一阵”:是不是说明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雨水不大 。“洒一阵”,也就是断断续续,滴上几个雨点,洒上一阵就停止了,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呢?预兆什么天气 。
“旱到来年五月尽”:明显感觉到天气干旱少雨,时间比较长 。这一天不下雨的现象,到了农历五月底 。实际上到了仲夏时节,这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早已经进入多雨的季节,已经盛行东南风,空气湿润,带来了雨水 。因此,这个谚语,主要告诉人们,来年春天干旱,春雨贵如油,点点滴滴都不能浪费 。可见,这样的现象,预示着来年春节期间,也是艳阳高照,舒适温暖,天气不会太冷 。
3、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我们知道,八月十五是月夕,民间多是祭月、拜月和赏月,月亮是中秋佳节离不开的话题 。而正月十五是灯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自然离不开灯 。这句谚语相互对应,前句是条件,后句是结果 。也就是说八月十五乌云遮住月亮,则预示正月十五雨雪霏霏 。
也有的谚语说:“中秋无明月,来年元宵雪” 。谚语言简意赅,给出同样的条件和答案 。中秋节这天阴天,挡住了明月,那么元宵节则是白雪飘飘而至 。综上所述,八月十五阴天,预示着春节期间,天气阴冷,多是雨雪侵袭 。
4、八月十五晴,正月十五放光明 。
“放光明”:通常有两种寓意,一是说阳光灿烂,散发出光照,日头明亮,说明是个大晴天 。二是说明晚上的灯光明亮,散发出亮光,预示着天气比较好,没有雨雪侵袭 。因为民间元宵节的习俗是放灯、送灯和燃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谚语:“八月十五晴,正月十五放光明” 。也就是说,如果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则到了来年的正月十五,同样也是个大晴天,阳光灿烂,灯节辉煌 。可见,如果八月十五天晴,则到了春节期间,天气也是晴朗,阳光高照,天气自然相对比较暖和 。
5、八月十五雨,冬至节气晴
常言道:“八月十五雨,冬至节气晴” 。从二十四节气分析,八月十五是秋分节气,太阳在赤道附近移动,是昼夜平分秋色 。而冬至节气,多是农历十一月十五左右,太阳已经到达南回归线,是夜最长昼最短 。正好是一秋一冬,相互对应 。如果八月有雨,到了农历十一月十五冬至时节,则天气晴朗 。
正如谚语所说:“中秋有雨,冬节晴”,我们知道,冬节也就是冬至,又叫冬节、日短至或者亚岁等等,民间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其实,冬至时节也已经接近年关 。可见,如果中秋佳节出现降雨,那么到了冬至时节多是晴天,也就是阳光普照,说明春节期间天气也不会太冷,是个暖和的冬天 。
春节传统风俗
1、放鞭炮
南方地区在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会放长长的鞭炮,谁家放的越早就代表谁家越勤快,来年更加顺风顺水 。另外大年初一起,每一位第一次来到家中的客人,都要点燃一卦鞭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