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章插图

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惠安女服饰 。
1、泉州南音: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 。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 。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 。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泉州晋江、南安、安溪、永春、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
2、泉州北管: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 。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 。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具有遒劲、朴实的个性,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 。
3、泉州拍胸舞: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等,是一种发源于福建泉州的传统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 。尤其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部门单位的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 。“拍胸舞”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
4、梨园戏:梨园戏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5、高甲戏: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
6、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 。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 。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 。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 。(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 。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7、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是福建省晋江市一带的地方传统戏剧 。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晋江布袋木偶戏”保护单位资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