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属于什么类动物 蚱蜢指的是什么动物


蚱蜢属于什么类动物 蚱蜢指的是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蚱蜢指的是什么动物蚱蜢指的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 。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 。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声 。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 。咀嚼式口器,为典型广栖、植食性优势种,数量大,分布广,常取食危害农作物及牧草 。
蚱蜢的生活习性
蚱蜢各地均为一年一代 。成虫产卵于土层内,成块状,外被胶囊 。以卵在土层中越冬 。若虫(蝗蝻)为5龄 。成虫善飞,若虫以跳跃扩散为主 。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蚱蜢的产卵和卵的孵化 。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 。
蚱蜢是什么动物蚱蜢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种植食性昆虫 。
【蚱蜢属于什么类动物 蚱蜢指的是什么动物】蚱蜢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危害,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 。蚱蜢学名蝗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国有1000余种,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温带的草地以及沙漠地区 。
蚱蜢特征:
蚱蜢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 。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 。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 。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 。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植物 。
蚱蜢习性:
1、蚂蚱为植食性昆虫,其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
2、蚂蚱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 。
3、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至32℃,相对湿度为85%至92%,土壤含水量15%至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 。
4、蚂蚱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至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产卵 。雌成虫将卵聚产在土下 。
蚱蜢是什么动物蚱蜢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危害,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 。蚱蜢学名蝗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温带的草地以及沙漠地区 。
蚱蜢学名蝗虫,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 。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
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蝗总科(Locustoidea)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 。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 (Linnaeus))和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itensis Chen)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
以东亚飞蝗为例:
成虫:雄成虫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 。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 。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 。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 。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 。后翅无色透明 。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 。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