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送药会减低药效吗 用什么送药不破坏药效


用茶送药会减低药效吗 用什么送药不破坏药效

文章插图
吃药能用矿泉水送服药吗尽量不要用矿泉水服药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它们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生成沉淀物 。例如,用矿泉水送服四环素类抗菌药、强心苷类药物以及中药,不但会使药效降低,可能还会产生副作用 。
用白开水服药可以说是常识,但有些人则喜欢用50℃~60℃以上的热水服药,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妥当 。因为,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人们在服药时,应以温开水(以口感有点暖)或凉开水(25℃左右)为宜,尽量避免使用温度过高的水 。尤其是在服用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酶制剂、维生素类和止咳糖浆类药物时,更不宜使用过高温度的水 。
药学知识:送服药物用水宜忌 药学知识必备:送服药物用水宜忌
80%以上的药物都是口服,科学正确的喝水服药能帮助药物尽快发挥疗效,错误的喝水服药方式不仅使得药物作用减弱或消失,甚至有可能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因此,患者服药前,要注意如下问题 。
一、正确服药方法
口服前要洗净双手;倒一杯150~300毫升温开水,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和食管;把药含入口中,再抿一口水,再将头向后一仰,把药与水同时咽下;紧接着将剩余的水喝完;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1~2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内 。
二、注意饮水的量
1.药物剂型不同水量不同
通常颗粒剂每次用150~180毫升水冲服下,再用一口水漱漱口即可 。片剂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 。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而胶囊药至少喝300毫升水,这是因为胶囊遇水会变软变粘,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所以送服胶囊时要多喝水 。
2.应多喝水送服的药物
以下几类药服用时必须多喝水,减轻不良反应:
(1) 平喘药:服用茶碱或茶碱控释片、氨茶胆茶碱、二羟丙茶碱等,由于其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多而易致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哮喘者又往往同时伴有血容量较低 。因此,宜多喝白开水 。
(2) 利胆药:利胆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有助于排出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和胆结石术后少量的残留结石 。因此,服用期应尽量多喝水 。
(3) 双膦酸盐:双膦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可致电解质紊乱和水丢失,故应注意补充液体,使每日尿量达2000毫升以上 。同时嘱咐病人空腹服药,服药后30分钟以内,不能平躺,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
(4) 抗痛风药:应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别嘌醇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在泌尿道沉积形成结石 。
(5) 排尿结石药:服用中成药排石汤、排石颗粒或西药消石素、消石灵后,都宜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3000毫升左右,以冲洗尿道,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
(6) 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浓度高,可形成结晶性沉淀,易发生尿路刺激和阻塞现象,出现结晶尿、血尿、疼痛和尿闭 。在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等磺胺药后宜大量饮水,以尿液冲走结晶 。
(7)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肾脏的毒性大,虽在肠道不吸收或吸收甚微,但多数在肾脏经肾小球滤过,尿液中浓度高,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宜多喝水以稀释并加快药的排泄 。
(8)退热药:多喝水,以便排汗和降温,否则因出汗过多可造成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或虚脱 。
3.不宜多喝水送服的药物
有些药物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服用时不仅不能多喝水,甚至不能喝水,否则会降低药效,失去治疗作用 。下面这些药物服用时不宜多喝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