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970年废除汉字 韩国废除汉字70年恶果渐显


韩国1970年废除汉字 韩国废除汉字70年恶果渐显

文章插图
汉字在韩语占有百分之七十的比重,韩国强行废除汉字只能是自食恶果 。将占比如此之重的语言废除,将会严重影响思想文史哲等方面健康全面的发展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七十年前,韩国废除汉字的过程及如今显现的严重问题 。
1945 年光复后, 由于受美国国家地位和文化的影响,韩国知识界开始宣传“ 表音文字优越论” 、“汉字落后论”。甚至于舆论开始叫嚷, 韩国在整个文化和价值上要脱离东北亚汉字文化圈, 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圈, 即所谓“ 脱亚人西论” 。自此开始,汉字在这里的命运才开始发生改变 。
韩国1970年废除汉字 韩国废除汉字70年恶果渐显

文章插图
在朝鲜半岛南部, 最早掀起废除汉字运动的是崔铱培和李克鲁
当时, 文教部内有一个负责制定战后文教政策的机构, 曰“ 朝鲜教育审议会”。在该机构中, 各种主张废除汉字的势力, 遥相呼应, 共同决定了战后半岛南部文字政策的基调 。1945 年12 月8 日, 根据“汉字废止会”的建议,“朝鲜教育审议会” 决定: 在中小学课本中, 废除汉字, 全部改用韩文, 但在必要时, 可以在韩文后的括弧内注上相应的汉字 。
随后, 在1948 年8 月15日韩国建国后, 这个决定很快便得到了韩国法律的支持 。1948 年10 月9 日, 在韩国“朝鲜语学会” 建议下, 韩国国会通过了其第6 号法律— “韩文专用法” , 规定: “大韩民国的公用文书要用韩文作成, 但在一定时期内, 在必要时, 可以并用汉字 。
1961 年朴正熙曾试图自1962 年3 月起, 在韩国所有出版物中全面取消汉字 。但该计划遭到了以南广佑为代表的国语国文学会的一些学者的反对, 朴正熙只好暂时放弃 。到1965 学年度, 韩国已完成了对所有国语教科书的改编, 汉字再次重新出现于各种国语教材中, 韩国的语文教育全面步人正常轨道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60 年末 。
韩国1970年废除汉字 韩国废除汉字70年恶果渐显

文章插图
1968 年10 月9 日是韩文诞生522 周年纪念日, 朴正熙在这天发表的总统致辞中宣布, 韩国将从1970 年1 月1日起全面实行“韩文专用”。
在“ 韩文专用”实施近三十年之后, 韩国人的汉字水平降到了何种程度?“韩国汉字能力检定会”是韩国权威的汉字水平鉴定 。和考试机构, 由韩国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南广佑于中韩建交之初的1992 年9 月发起成立( 南先生兼任会长, 直至1997 年12 月6 日去世) 。
1997 年5 月该会组织进行了全国第九次汉字能力鉴定考试, 结果, 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成绩仅为29.5 分( 百分制, 使用的是四级试题, 出题范围在1000 字之内), 这在韩国引起了震动, 全国各大媒体均对“ 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汉字能力接近于文盲”一事表示震惊 。
所以, 南广佑生前曾广泛告诫韩国人: “走上社会, 如果不想当文盲, 就学汉字吧!
这是否有点危言耸听? 绝对不是 。韩文中的汉字词有数万之多, 它们在韩文词汇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0 %以上, 而且, 汉字词基本都是文化用语; 而大学毕业生的汉字水平接近于文盲, 因此, 即使对韩国一无所知, 也能据此对韩国的总体文化水平有一个大致的结论 。那么, 不会汉字, 究竟会给韩国人带来何种影响? 换言之, “ 韩文专用” 究竟给韩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现在韩国人的语言生活究竟处于怎样一种境地呢?
明知大学国文系教授陈泰夏指出: “ 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今天的经济危机, 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为, 正是韩文专用才使得韩国社会出现了大批的半文盲 。对于汉字问题, 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一个问题来考虑, 而应该认识到, 它是涉及到我们社会是否出现才智崩溃的大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