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花,坚决不浇“5种水”,浇了不长个,还总是黄叶!

俗话说:“学养花,先学浇水”,水浇得好不好,关系到家里的花草能不能长叶开花,甚至直接决定植物的生死 。植物在冬天,对水分更敏感,我们更要小心地浇氺 。有5种水千万不要用,用了花草不长个,还总是爱黄叶 。
下午水
如果您去过冬天的花卉大棚,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在上午或中午浇水 。养花的老手,浇水的时间都是特别讲究的,冬天绝对不会浇“下午水” 。
在冬季的低温下,水分蒸发相应减慢,花卉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也会减弱 。再加上冬天我们很少开窗,室内通风也会变差 。如果我们上午和中午浇水,因为光照比较好,植物叶片水分蒸腾和盆土蒸发的速度会快一些,不容易在盆内产生积水 。但如果给花草下午浇水,马上就会到夜晚,水分在夜间几乎不消耗,会增加积水烂根的风险 。

冬天养花,坚决不浇“5种水”,浇了不长个,还总是黄叶!

文章插图

刚接的自来水
冬天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则相对暖和,人直接用凉水洗脸都受不了,更不用说植物了 。
我们在室内养花 。一般养护的环境都会维持在比较稳定温度,花卉的根系也适应了这种环境 。如果用太凉的水浇花,与盆栽的土壤温度会形成剧烈的温差,刺激到花卉的根系 。这会引起黄叶、落叶的现象 。特别是像蝴蝶兰、君子兰这些敏感的植物,一瓢自来水就可以直接让它们死掉 。
冬天浇花用的水在使用之前,最好在室内放一段时间,等水温和室温相同后再浇花 。
【冬天养花,坚决不浇“5种水”,浇了不长个,还总是黄叶!】
冬天养花,坚决不浇“5种水”,浇了不长个,还总是黄叶!

文章插图
未经发酵的肥水
不少花友养花喜欢自己做点肥料,比如淘米水、果皮水、鸡蛋壳、过期的牛奶等等,发酵之后都是很好的肥料 。但是肥料的发酵,需要比较高的温度,冬天低温低,肥料发酵的速度很慢 。
就拿淘米水来举例,夏天发酵淘米水只要不到1个月就能发酵好,可冬天就需要发酵2~3个月 。如果使用没有完全发酵的肥水浇花,会产生肥害,损伤植物根系,造成黄叶和死苗 。
冬天养花,坚决不浇“5种水”,浇了不长个,还总是黄叶!

文章插图
其实在冬天的低温下,大部分的花卉都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 。只有少部分在低温也能正常生长的花卉,我们也必须要使用发酵好的肥水,用清水稀释以后再使用 。

还有些花友知道冬天水分蒸发慢,浇水多了容易烂烂根,所以就想出了“半截水”的方法:每次浇水只浇一点,不把土壤浇透 。
植物的根系都是朝下扎根的 。这样给花浇水,土壤表面是湿的,但底部干燥 。底部的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一部分根就会逐渐干枯死亡,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
正确的浇水方法
冬天给花浇水,比较保险的做法的是“干透浇透,小水浇透”:我们可以把花盆拿起来,用手颠一颠重量,变得较轻之后再浇水 。慢慢浇,用小水多浇几次,让盆土吸收到足够水分,直到花盆底孔流出水来才是浇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