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的温州龙舟文化( 二 )


每乡龙船 , 各有固定颜色的旗帜 , 一乡之内 , 有几支龙船的话 , 也要用旗色区分标志 。以温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风俗为例 , 有的旗用蓝色 , 龙头、龙尾和船身都是蓝色 , 叫做“青龙” , 相传四方只有东方苍龙七宿称龙 , 所以青是正色 。
这南塘河面 , 以莘塍为河主 , 所以莘塍东堂庙的龙船特别大 , 有十六档 , 船面有四十四人 , 叫大青 , 算是龙娘 。其他龙船上水 , 必须先到东堂庙朝见 , 庙司事要赏给彩红 , 大青出来 , 各龙不敢和它竞赛 , 其余小的都叫青龙 , 其他黄色的叫黄龙 。旗白的 , 船的颜色也是白的 , 俗称“白龙儿” 。
如是红旗 , 船身也染红色 , 叫做“红霓岭”等 。因南言赤色 , 是水龙 , 性情急躁 , 所以改了个名 , 是避讳的意思 。龙船中惟独没有黑龙 , 俗说乌龙是凶暴 , 也有说北方玄武是龟 , 爬得慢 , 不能斗生 , 故全温州没有黑龙船 。两船竞赛 , 水逐浪飞 , 两龙相斗 , 争夺锦标 , 各乡河道 , 各行分段 , 自为一区 , 斗龙互不干涉 , 因此有大龙地、小龙地之名目 。
龙船人数 , 额定三十六人 , 叫做一槽 , 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 。如是小龙 , 船身十三档 , 划船的二十六人 , 船面管旗一 , 后梢二 , 唱神一 , 司鼓二 , 掌锣二 , 托香斗二 , 正合三十六之数 。大龙有十八档 , 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 , 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 , 就需四十八人 。
划船者穿衣 , 一船均依旗色 。在苍南等地 , 则定为白衣白帽子是吊念屈原 。(现在龙舟额定42人 , 划者十三六 , 前后梢各一 , 掌旗一 , 击鼓一 , 击锣一 , 唱神一 , 此四人俱站在龙舟中间 。龙舟有十九档 , 坐十八挡 , 前方向空一档 , 龙舟在竞赛时不调头 , 而是人转身反方向坐 。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 , 转身的鼓声为密集点鼓 。)
船面上 , 鼓在最中 , 两旁划的人要听鼓声 , 两头是梢桨 , 就是船舵 , 靠此端正舵向 , 所以俗语说:“鼓是令 , 梢是命 。”锣是听鼓声的 , 也有鼓动的作用 。旗是分明船色 , 使岸上观众能够辩认 , 只有执神杖唱神的 , 托香斗的 , 是为了奉香官神 , 在竞渡中没有作用 。
在全温州的划龙船中 , 永嘉上塘、下塘一带的龙船 , 最为出名 。斗龙在江流湍急的楠溪江中进行 , 十里长途 , 往返二十里 。如果顺潮而下 , 而中途潮涨 , 或者顺潮而上 , 中途潮落 , 都要斗到终点 , 不得停止 。
再加上没有换向转手 , 要一划到底 , 它的尾端设置梢桨 , 把梢两人 , 船头也有两人 , 以便保持船的首尾平衡 。头龙时 , 这两人力捺龙头 , 与三十六把桨一齐行动 , 有加强速度的极大作用 , 途长水逆 , 风紧浪急 , 锣鼓声喧 , 喊声震天 , 真可谓英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