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鸡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文化的出现是需要很长很长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做很多的努力的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最大的尊重以及传承 。因为他有专门的保护和传播机制 。本期鸡西文化将为大家介绍鸡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秧歌 。
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大秧歌是鸡西地区广大的汉族人民逢年必扭、逢节必跳的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 。
秧歌,是我国各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它的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百戏”,“百戏”中就有跷技的形式,它就是秧歌的一种 。宋代称为“踏跷” 。到了清代以后才称之为“高跷” 。南宋项朝宗就曾在他的《秧歌诗》序中说:“南宋灯宵舞队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花和尚、花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三笑 。”清缪润绂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在他着的《沈阳百咏》中载:“元宵节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即老?),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 。”鸡西市的秧歌,由于这里是各地方人口的杂居地,所以它在表演上和形式上融汇了各地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它除扮有上述人物外,还有老汉背少妻、二人摔跤、三老婆打炕王、顶灯、扑蝶、旱船、狮子舞、老汉推车等 。
但在所有的秧歌队中,大都缺少不了“老?”这个风趣横生的人物,老?在秧歌队中常与“傻柱子”对舞,逗人发笑 。她不论在化妆,还是舞蹈动作等方面都与秧歌队中其他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首先看她的着装,上身着古装的又肥又大、宽边镶花的大襟袄,显得与人体极不相称;下身穿大裤裆式青丝裤,人未动裤子就带三分抖,又扎上裤角带,夸张得使人感到轻浮不稳重的样子;鞋是纳底上帮的,鞋面又是用杂色布条拼成的,又带有几分傻乎乎的样子;头上戴着黑帽、上面插着两朵鲜艳的花,显得老有少心、不伦不类、不大方 。化妆,脸上扑满厚厚的一层白粉、涂上通红的嘴唇、描上不对称的扫帚眉、脸上额头画着皱纹和老年人的线条、腮红打成圆圈,红白分明 。最有民俗讲究的、并带有人物特征的是脸上画两个大黑痣,一颗是在左眼角下方的滴泪痣,迷信传说是该人没有福气,爱哭,家中总摊不幸的事,女人有这样的痣,没有人家敢要 。(不是“克夫”就是“仿子”) 。
一颗是在右侧鼻孔下,(这颗痣是此女人好吃、贪食、嘴黑、吃起来不管丈夫和儿女,这样的女人谁也不敢娶),女出的两个耳朵上各挂一个通红的红尖辣椒 。有钱人家的女人是挂珍贵美丽的耳环,这是女人的一种装饰品 。可是老?扮成穷样子,买不起耳环,拿两个辣椒挂在耳朵上,从而引人发笑 。再从老?的道具来看,一般是在左腕挎着筐,右手拿着一支二尺长的大旱烟袋,这是一种;另一种还有拿大蒲扇和棒槌的,右大襟挂着一个不成样子的大手绢,等等不一 。
对“老?”这个行当的称呼,也有叫“丑婆”的,因她的衣着扮相而得此称 。
老?的动作常带有即兴性,比较随意发挥,即自我卖弄、自我陶醉、又戏弄和挑逗别人 。她与傻柱子逗眼,又与花公子嬉戏 。在小场中也能参加扑蝴蝶的表演,又能单独演唱“小老妈开坊”和对唱“锯缸”等秧歌戏 。她的总的动作是丑旦风格,给人以诙谐的感觉 。她的“肩一端”、“腰一扭”、“臀一歪”,逢场作戏,有时还装作羞羞答答的模样,有时又嘻皮笑脸 。她的基本动作是“扭、晃、浪、摆、蹦、眺、逗、甩” 。用这些招徕观众的喜欢 。老艺人常有把老?这个角色形容成“臭豆腐”,闻着臭,可吃着香 。秧歌队中,若只有漂亮的美女、公子,这似乎就有些单调乏味,加上这个丑婆,使美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给节日的秧歌队增添了一些色彩,给观众以乐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