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看出论文抄袭,杭州一高校教师被指论文抄袭豆瓣文章( 四 )


一般来说,硕士生导师对硕士论文会给予实际的指导,但发现抄袭,却不容易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论文数量太大了,在期刊网上输入任何一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搜出来的文章成百上千,不在话下,一个人穷经皓首做学问,也不可能遍览(而且每月都在新增,有的刊物一个月都出三期,每期几十篇文章!) 。何况大多数论文并无价值,不是资料的堆砌,就是老话重弹,具有创新价值的文章少而又少 。
学生抄,也不会去抄那些经典的、著名的、有影响力的文章(这两年发现的抄袭,多是学生抄学生的) 。老师们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不代表每篇文章(观点及其结构)都了如指掌 。老师指导论文,也就是看这篇论文本身的问题,至于它是否抄袭,责任应由学生自负,学生不负,还有查重机器人负 。(不仅代写论文成为一门大生意,论文查重的生意也不小,查一篇论文,要几十块钱呢!)从道理上来说,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该将三年的时间都用于研究,然后写出一篇具有原创性的论文 。
然而事实是,在研究生连续扩招后,硕士生的规模越来越大,而有志于研究的人却没有按比例增长,大多数研究生都是被逼来读研的,他们读研也只为获得一个文凭 。在校期间,他们的时间都“忙”别的去了,临到开题、中期考核和答辩时,才着急忙慌“写”论文,质量如何能保证?如果学生毕不了业,老师也有很大压力,就是俗话说的,“(学生)砸手里了”!怎么办?能继续严格要求吗?只能是多方协作,给学生放水!对学术的不尊重,几乎从孩子们上学开始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了;把没有学术兴趣和潜力的学生招进来,在毫无学术基础和学术训练的条件下,逼令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必然使“造假”成为一种新的潜规则 。
杭州师范大学一老师涉嫌抄袭他人论文,还去原作者单位请求删帖,并要求他签一份「不追责声明」,你怎么看?
据新闻媒体报道,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郭某涉嫌抄袭豆瓣一位网友的文章,目前,杭州师范大学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和该文章发表的刊物《浙江建筑》已经介入调查,相信不久以后会有调查结果出来 。高校里被科研和职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师们在高校里,科研占的比重非常大,因为现在的高校实行的是职称工资,而评职称主要看的就是科研成果(论文、专著、专利)和科研项目 。
至于教学,早已经被职称评定系统排挤到爪哇国去了 。可以说,在高校里,衡量一个老师价值的标准就是科研 。你能不能发文章,有没有SCI,能不能拿下科研项目,基本上决定了你能不能评职称,未来有没有前途 。而职称直接直接决定了这位老师在同行中的地位、工资待遇 。有的老师终其一生,熬白了头发,熬干了心血,就是为了做科研,为了发文章,为了拿科研项目 。
【老师如何看出论文抄袭,杭州一高校教师被指论文抄袭豆瓣文章】比如笔者,刚刚进入中年就已经两鬓斑白,头发掉得厉害,幸亏天生头发浓密,不然早秃头了 。有的时候,半夜醒来想起自己没有科研项目,迟迟不能评上教授,经常会整夜无眠,焦虑不堪 。我相信,跟我一样的高校教师应该是数以万计 。抄袭违规是学术界人人皆知的科研红线 。抄袭在学术界并不少见,比如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一位教师被举报抄袭,最后查实被取消了博士学位,2019年年初翟天临被举报抄袭,最后被取消了博士学位 。
其实,很早以来,国家就有明文规定,抄袭违规,一经发现,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2018年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宣布将会对科研抄袭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意见》发布以后,全国所有的高校都有更严格的规范科研规定 。在我们学校,老师们每年年初都会签署一个科研诚信承诺书,这个承诺书一旦签署,就意味着一旦被发现抄袭,学校有权力对抄袭者进行行政上的处罚,比如开除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