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子的第8封信,七封信

王保保有多厉害?为何被称为天下奇男子?

写给儿子的第8封信,七封信

文章插图
王保保就是扩廓帖木儿,蒙古语意为“青铁” 。他是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是元朝末年最著名的将领 。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 。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王保保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曾被元顺帝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 。1372年,他率领元军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 。
王保保确实非常厉害,朱元璋对王保保就非常重视,他曾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很多将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 。”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 。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那么,为什么王保保会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呢?主要还是这么三个原因 。其一、王保保在韩店打败汤和,又集合元军主力欲收复元朝的大都,结果他却被夜袭,居然穿了一只靴子跨马逃掉了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王保保在山西,坐山观虎斗,后来,他又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 。
明军占领大都以后,改名北平,以孙兴祖留守,徐达、常遇春等人,攻打冀中一带,作为进攻山西的跳板 。明军还先派元朝尚书九住,前去冀宁招抚王保保,但没有成功 。徐达派前锋汤和部,自怀庆取泽州,形成孤军冒进的态势 。1368年10月,王保保派军南下进攻汤和,在韩店大战,明军惨败 。听闻捷报,在上都的元顺帝大喜,晋封王保保为齐王,赐金印,又令其收复大都 。
因此,王保保集合元军主力,北出雁门,经保安州、居庸关,向大都快速进发 。明将徐达等人认为,北平有孙兴祖大军据守,且有坚城,不足为虑 。王保保倾巢而出,太原必定空虚,明军主力均在太行东南部真定、彰德一带,离太原很近,于是采用“批亢捣虚”的战术,直取太原 。王保保已行至保安州,知道明军动向后,果然慌忙回救太原,明军决定夜袭王保保,再加上有其部将豁鼻马,投降为内应,奇袭行动非常顺利 。
王保保当晚正在读兵书,发觉明军袭来以后,他仓促奔出营门,穿了一只靴子就跨马逃走了,只有十八骑跟从,其余4万人马,都做了明军的俘虏 。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王保保确实胆大心细,敢于率军去收复元朝的国都,尽管最后失败了,却能够逃脱明军的夜袭,也确实可称为“天下奇男子” 。其二、王保保曾经包围兰州,围城打援,全歼明军派出的援军,徐达等猛将都不敢直接与王保保交锋,结果王保保又被夜袭,仅与其妻子数人逃走了王保保曾经率兵,包围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明军派出的援军,居然被其全歼,援军将领于光也被其杀害 。
明朝立即开始策划,针对王保保的北伐,在制定进攻方略时,包括徐达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建议大军直扑应昌,逼王保保从兰州撤兵,可见徐达等人都不敢直接与其交锋 。但是,朱元璋力排众议,命令明军兵分两路 。西路由大将军徐达,自潼关经西安救兰州,伺机歼灭王保保,东路由左副将军李文忠直捣应昌 。这就是使元朝“彼此自救,不暇应援”的方略 。
当时王保保虽击溃明朝援军,但无法攻陷兰州,遂移驻甘肃定西,“纵游兵四出虏掠,民颇被其扰” 。徐达到达安定以后,在沈儿峪安营扎寨,“与王保保隔深沟而垒,日数交战”,徐达命令,诸将每夜不断制造噪音,骚扰王保保的军营,使他的部队,每夜不得休息 。数日后,某夜明军却偃旗息鼓,王保保的部队,连日不得休息,于是都昏睡过去,这时徐达却率兵夜袭,大败王保保,生擒其部将严奉先、韩扎儿、李察罕不花等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