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相管仲 管仲简介( 二 )


鲁庄公没办法 , 只好将二人交了出来 。本来齐桓公想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 , 被鲍叔牙制止了 , 鲍叔牙说: 如果只想富国强民 , 用我就可以了 。如果想称霸天下 , 必用管仲不可!公子纠就这样被处死了 , 而管仲呢?在鲍叔牙的力荐下 , 于齐桓公元年(前685年)担任国相 , 成为了齐国的丞相 。齐桓公以管仲为相 , 在管仲的辅作下 , 终于称霸天下 ,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 春秋五霸之首 。
齐桓公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 , 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 , 尊管仲为“仲父” 。管仲注重经济 , 崇尚实干 , 反对空谈 , 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 , 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 , 地辟举则民留处 , 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 颇得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精髓 。管仲在全国划分政区 , 组织军事编制 , 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 , “四民分业 , 士农工商” 。
这一政策的要点就是把国士分为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 , 士经三审选 , 可为“上卿之赞”(助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同行业的人聚居在一起 , 易于交流经验 , 提高技艺;营造专业氛围 , 使民众安于本业 , 从而避免民众职业的不稳定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 使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 在父兄、邻居的熏陶下自然地掌握专业技能 。
管仲从税制、商旅、娱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整体配套改革:按土地分等征税 , 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在全国范围内 , 根据不同的土地 , 征收不同的税赋 , 打破了过去整齐的税收 , 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 体现了公平 。打猎捕鱼要遵循季节和农时 , 否则予以处罚 。调剂物价 , 施行“盐铁专营”制度 , 发展盐铁业 , 铸造货币 , 寓稅于价 , 与民争利 , 达到“取之于无形 , 使人不怒”的效果 。
管仲改革的实质 , 就是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 , 巧妙利用经济手段实现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从国家内政看 , 发展商品经济 , 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从对外关系看 , 扩大对外贸易 , 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国家间均衡 。管仲实行宏观管控 , 设立国储粮制度 , 国家采购囤积大量粮食 , 以控制市场粮价的波动 , 达到平衡丰饥的效果 。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国内经济 , 比如: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布 , 即不必再征收布税 , 而要征于原材料麻税 , 麻价因课税涨十倍 , 布价就可能因此而上涨至五十倍 。
运营价格杠杆来调节进出口市场 , “因天下以制天下” , 也就是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商品价格 , 如果他国商品的质量高于本国 , 就提高该商品在本国的销售价格 , 以控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如果要鼓励出口 , 就压低出售价格 , “天下高而我下低” 。这样既鼓励了贸易流通 , 又保证物价控制住合理范围内 , 不至于引起大的波动 。齐国为了更多地吸引外来商品 , 在齐国设立的检查站 , 只查危险品 , 不对货物本身征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