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和疫的区别,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现代汉语中,习惯将“瘟疫”连称,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 。“瘟”“疫”这两个字有时候同义,而有时候也有不同 。但如果细辨,“瘟”与“疫”其实是相当不同的 。

瘟和疫的区别,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昷”“温”与“瘟”
“昷”这个字是“囚”和“皿”组成,“囚”即“泅”,表示人在水中洗澡 。下面的“皿”则是浴盆的象形 。故而“昷”即人在洗澡的情境 。
“温”和“昷”是同义,即加上了“氵”,更强调了温暖的水的含义 。故而“温”也就引申为温暖之意 。
故而带有“疒”的“瘟”就是和“热”相关的病患 。这个字可以宏观地概括为传染性疾病,在这个宏观含义上,瘟疫是同义词 。而具体来说,“瘟”是指流行性的急性传染病 。“瘟”从字形来看,即可知属于热病,即体温急速上升,出现发烧状态,流行性非常强的一种传染病,古时叫温病 。
而在具体的区别中,“温”病是一种距离近而能感受到的病象,即是一种个人化的描述 。而“瘟”则更正式一些,是对群体社会而言的描述 。从含义来说,“温病”和“瘟病”是一回事 。
清代吴瑭著的《温病条辨》中说: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瘟”侧重表示的是一种体温上升的传染病的病症,往往来源是“秽浊太甚也” 。即“瘟”这个字是突出描述病的特点 。往往是在冬天末尾换季的时候产生 。
瘟和疫的区别,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殳”“役”与“疫”
【瘟和疫的区别,瘟和疫有什么区别】殳,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 。上面还刻有文字,称之为“殳书”,是“秦书八体”之一 。
殳是古代战场上的常见兵器,《说文》中说:
殳,以杖殊人也 。
殳字甲骨文的写法,即以手执殳的样子 。
而如果旁边加一个“人”的形象,即是用兵器恐吓驱使另一个人去做事的意思 。就是“役”,我们经常说“奴役”就是这个含义 。
《温病条辨》中说: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由此我们知道,“疫”更加强调的是“若役使然”而得的病,即也是表示流行传染病,侧重描述的是外化的驱使性和严重性 。
古人所说疫,有时症状发自于外,称“疠气”,又称疠疫之气、毒气、杂气等,《说文》中说:
疠,恶疾也 。疫者,民皆疾也 。
而《礼记 月令》里说:
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
由此我们知道,“疫”是更强调瘟疫的广泛传播性和严重性 。
且古人认为“疫”是“疫鬼”所驱使,这也就和“役”中“驱使”的含义相同 。由此可知,“疫”的写法是来自于“役”,为“疫鬼驱使”之意 。
古人认为“疫”发于外的“疠气”,是病中之邪气所染,是由于天地之间的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 。所以在《黄帝内经》又称五疫,即五行之疫,由木火土金水五行运化之气形成,由此也可知,“疫”还带有因外有的东西干扰而成 。
瘟和疫的区别,瘟和疫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上经 尚时》曰:
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 。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 。血黄之至,非染于水旱两动而不形 。流毒温之瘣癈,无染著者莫病 。然若我致一,卫气充者何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