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越来越粘人 粘人是不是心理疾病

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你刚从他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中缓过点神来,各种情感需求就马不停蹄的提枪上阵了 。
前两天,朋友就来找我吐槽,她家1岁多的娃,最近变得愈发粘人 。
刚进卫生间一分钟,他就拍着门找你,想方设法剥夺你的“厕所自由”;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换拖鞋,他就像个人形挂件似的挂在了你身上;明明已经学会了独自走路、吃饭,却偏要你抱、喂...“累觉不爱”的朋友对我发出灵魂拷问,“小一点的时候也没觉得这么粘人啊,是我陪伴不够了吗?”
相信不少妈妈都有类似的疑问,有的是像我朋友一样,怕自己陪伴不足导致孩子安全感匮乏,出现粘人的情况;
有的则正好相反,担心自己整天跟娃腻在一起,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 。

为什么宝宝越来越粘人 粘人是不是心理疾病

文章插图
事实究竟是怎么样呢?今天这篇文章,C妈就带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
1
为什么1岁的宝宝会尤其粘人?
其实,宝宝粘人存在一定的阶段性,1岁以后变得比之前粘人,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拉·E·伯克在他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把宝宝依恋的形成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 。
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
这个阶段,宝宝会通过一些如抓握、哭泣、微笑等本能的信号和成人进行亲密接触 。能够识别妈妈的气味和声音,但并未形成依恋 。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应基本没有差别 。所以,即便是让他们和陌生人相处,也不会造成焦虑不安 。
形成中依恋阶段:6周到6-8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产生信任感 。产生怕生情绪,对妈妈和其他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表现出不同反应 。
明确依恋阶段:6-8个月到1.5岁-2岁
对熟悉的看护者的依恋最为明显,呈现出的就是特别粘人 。依赖的人离开时会变得难过,焦虑不安,甚至用大哭来表示抗议 。
交互关系形成阶段:1.5岁-2岁以后
能够意识到看护者的离开是暂时性的,并不是永久的 。这个阶段,宝宝对于分离的抗拒会下降 。
看到这,1岁多的宝宝变得尤其粘人,也就不难理解了吧 。是的,这是因为和你建立起了良好的依恋关系,把你当做了自己的“安全港湾” 。也是他们成长发育的一个里程碑哦 。
为什么宝宝越来越粘人 粘人是不是心理疾病

文章插图
PS:这个阶段宝宝的粘人跟分离焦虑有重合,但也有所不同 。
一般,分离焦虑的宝宝在见到妈妈的那一刻,情绪就会有所缓解,就能得到满足 。
但有些高度粘人的宝宝是即便见到妈妈,仍然要不断的索取陪伴和关注,甚至要求每时每刻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
为什么宝宝越来越粘人 粘人是不是心理疾病

文章插图
2
宝宝如此粘人,会影响独立性吗?
就像开篇提到的,有的宝妈担心自己整天跟娃“腻”在一起,会影响宝宝独立能力的培养,而急于把宝宝“推”出去 。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前提就是让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 。
当他建立起对你足够的信任之后,才会去对外界进行探索 。
而我们如果急于把他“推”出去,有需求也刻意地不理、不回应,他反而会更加惧怕探索,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独立性的建立 。
所以 ,想推开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满足他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给足他安全感,不代表没有底线的“溺爱” 。
安全感是宝宝有需求的时候,及时回应和满足 。遇到困难的时候,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