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子女“不再继承”父母房产?统统按照新规处理( 二 )


虽然我国之前也有《继承法》的规定 , 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具体矛盾也变得更加细致 。 很多新的问题在《继承法》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 模糊的法律只会造成更多矛盾 。

三、继承问题新法规于是针对不断复杂和细致的继承问题 , 关于继承问题的最终法规在2021年正式实施 , 新的法规对过去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 同时也扩大了事实的范围 。 尤其是为预防两代人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 新的法规对父母的权利进行了扩大 , 可以明确让子女失去继承遗产的权利 。
更加详细的规定 , 如果没有遗嘱 , 父母的遗产要平均分配 。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与赠与和买卖的原因相同 , 无论后辈还是长辈 , 都忌讳在年老者面前提到死亡 。

再加上当前医疗条件的发展和进步 , 老人重病之后还能保住性命 , 但意识已经处于昏迷的状态 , 所以这部分老人很难立下遗嘱 , 于是便造成了子女之间的争抢 。
而新的立法规定 , 如果老人没有留下明确的遗嘱 , 那么其所有财产由子女平均分配 。 不存在那个人独自获得 , 这样也就消除了财产归属模糊 , 而导致争夺的风险 。 其次老人的遗嘱将由最后一份为准 。

有不喜欢谈到死亡的父母 , 自然也有坦然面对的老人 。 在因年龄的持续增长 , 而身体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 , 子女对自己生活上照顾得用心与否 , 便成了老人立下遗嘱的依据 。 有时候他们会早早便立下遗嘱 , 但后期因为某些原因 , 也会更改遗嘱 。 而这么多分都是由老人亲自立下的遗嘱 , 便是新的争抢来源 。
而新的规定中 , 老人的遗嘱将由最后一份为准 , 不仅解决了多份遗嘱造成的争抢问题 , 还利于子女尽心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 。 毕竟人心难测 , 有些子女早期在老人还有行动能力的情况下 , 可以尽心竭力地示好 , 导致老人早早便立下遗嘱 。

可一旦老人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 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 , 但他的手上确实还有父母给的遗嘱 , 能够在父母百年老去之后 , 继承到不配得到的遗产 。 而现在只要老人的意识还清醒 , 便可以随时更改遗嘱 , 给子女们公平的机会 。
最后便是增加了继承人的范围 。 除了子女之外 , 父母还可以将资产给予旁系血统 , 如侄子、外甥之类的亲人 。 如此一来就不必担心子女不孝 , 而父母的财产却只能由他们继承的情况 。

同时将遗产细化到房子的问题 , 如果是宅基地和集资房 , 那么是不能由继承人继承的 。 宅基地是属于集体所有的资产 , 对个人而言只有使用和继承的权利 , 并没有产权 , 所以没办法进行过户 。
子女只有继承房屋 , 对房屋进行使用的权利 , 并不能继承产权 。 同时集资房相当于共有的产权房 , 产权是所有人共有的房子 , 子女可以继承居住的权利 , 但却没有办法进行过户 。

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我国人民都在追求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 所以新的法规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 。 毕竟由国家这个全国人民都认同和信任的权力机构的背书 , 我们才能够放心在其规定之下安心的生活 。 如果天天勾心斗角 , 只有争抢才会得到利益 , 那么何谈生活会幸福 。
所以说继承财产这块 , 一定要对自己的父母负责 。 财产并不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 如果因为这而丧失了自己的良知 , 那么相信再多的财产也会不翼而飞的 。 大家对新法规的内容赞同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