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稳楼市政策一波接一波!单月出手60次,央行催放贷,银行加班审批

楼市|稳楼市政策一波接一波!单月出手60次,央行催放贷,银行加班审批

文章图片

楼市|稳楼市政策一波接一波!单月出手60次,央行催放贷,银行加班审批

稳定楼市的政策 , 正在一波接一波 , 紧锣密鼓地出台 。
中新社2月6日发了一篇报道 , 1月份 , 我国各地出台的房地产相关政策超过66次 , 其中多以公积金政策宽松、人才租购房补贴等支持性政策为主 。
报道指出:这是多月来 , 我国房地产相关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时段 , 比2021年1月份上涨57% 。
据中泰证券研报统计 , 截至1月23日 , 株洲、南宁、保定、玉林、马鞍山等18个城市或市区出台房地产相关支持政策 , 主要措施包括提供人才或三孩家庭购房补助、放宽落户限制、下调公积金首付比例 。

总之 , 1个月以内各地出手超过60次 , 发钱、降首付、松绑限购限贷 , 大家都在想尽办法 , 稳住房地产市场 。
去年年中的时候 , 我们还看到调控异常严厉 , 大部分城市都在收紧购房政策 , 这才短短几个月 , 风向就出现了180度大转弯 ,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蓝白从三个群体的三个角度 , 跟大家聊聊 , 现在的楼市形势 , 有多严峻 。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 , 地方、房企、购房者 , 所有人的日子都挺难熬的 。
第一个角度 , 地方上 , 土地出让的规模和收入 , 都在下降 。克而瑞的报告显示 , 2021年 , 全国300城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22.7亿平方米 , 较2020年下降了22% 。
这是过去5年以来 , 全国卖地规模首次出现下降 。
2020年的时候 , 即便有疫情影响 , 全国卖地规模也达到了惊人的29.1亿平米 。
两者相减 , 在2021年 , 300个城市卖地总规模直接降了6亿平米 。
到了1月份 , 土地出让金下降的幅度 , 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
截至1月23日 , 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5478万平方米 , 比2021年12月降幅近九成 , 同比降幅也接近七成;
成交总金额降至1133亿元 , 环比大降90% , 同比下降了75% 。
平均楼板价跌至2069元/平方米 , 环比降幅达15% 。
虽然1月份是要过年 , 卖地一般都不太景气 , 可这动辄7成乃至9成的跌幅 , 直接“归零”的节奏 , 连地价都降了15% , 这这不能用季节性来解释了 。
对地方上来说 , 卖不出去地 , 就意味着财政收入缩水 。
现在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 占地方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 , 已经超过44% 。
再这么下去 , 基层开支运转、城市建设、基建项目 , 都会受到影响 。
这也是放松调控的核心原因之一 。

第二个角度 , 开发商还在躺平 , 连累上下游多个行业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测算 , 如果只看A股 , 去年27家房企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 , 预亏损总额约693亿元-803亿元 。
过去半年时间 , 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 , TOP20房企的爆雷速度逐渐加快 , 哪怕三道红线全绿、哪怕销售规模TOP10 , 哪怕公认财务稳健的房企 , 轻则停工、商票拒付、拖欠工程款 , 重则信托违约、债券违约 , 被金融机构抽贷、断贷 。
曾经呼风唤雨的开发商 , 如今一个个的加入“鱿鱼游戏” , 没人知道下一个谁会倒下去 。
因为房地产占据无可动摇的经济支柱地位 , 一旦开发商违约爆雷 , 现金流枯竭 , 供应商、施工方的钱就收不回来 , 龙头装修商金螳螂、索菲亚最近发布的财报利润大幅下降 , 就跟龙头房企倒下有关 。
第三个角度 , 房子停工烂尾 , 购房者收不到房 , 涉及民生问题 。这个角度很容易理解 , 买了期房的千万购房者 , 背后就是上亿人的家庭 , 买了五证齐全的房子 , 却遭遇停工烂尾 , 他们何错之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