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


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
文章插图

调查显示,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23;2019年,人数为166人;截至2020年底,人数合计为553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以上,有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
文章插图

随着家庭财产数额的增加,老年人的“身后事”,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不多的法律条文,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相比,完全不够用,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更接地气的具体规则和可操作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继承编解释(一)》)的大量具体规定,通过财产继承的流转,更直接规范和影响着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发展居民生活逐渐富裕财富不断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财产特别是房产也在增加,为让自己的财富传承下去,也为了避免继承纠纷,不少人都有了提前立遗嘱的需求。
前段时间,上海一位独居老人立遗嘱将自己价值300万的房产留给水果摊主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众说纷纭。老人的亲属更是提起诉讼,要求确认遗嘱无效。

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
文章插图

4大遗产继承新规
随着思想世代的交替,对制作遗嘱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写遗嘱也能看出年轻人化的倾向,遗嘱和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也随着时代而更新,2021年“民法典”的正式仪式开始实施,关于遗产继承有4个新规定。在这4个新的总结中,继承人的范围扩大了,遗言的优先、遗嘱制度、遗言的制作方式增加了

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
文章插图

4种财产,孩子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第一种是赔偿费和赔偿金、第二是保险金、第三种住宅用地、第四种著作产权。
一份遗嘱饱含着老人对子女最后的叮咛、照顾和祝福,民法典以继承人真实意愿为原则,对法律条文作出了相应调整,取消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放眼当今社会财富种类繁多,例如虚拟财产的出现还有交易方式的复杂化都使得遗产继承变得更加复杂。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家庭内部结构也更加复杂。在这些纷繁多样的财产利益及复杂的家族关系中,更要尊重遗产所有者自由处分财产的意愿,保持遗产的安全和完整、遗产分配的公平公正。

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
文章插图

遗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特别是有父母的人们,有句谚语“父母的爱子是无法估量的”。另外,中国人对于未雨绸缪的意识很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的哪一方会先来,所以如果事先立遗嘱的话,就可以防止死亡后财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大家有遗嘱的想法吗?
【 身后事|你立的遗嘱有效么?新继承规则实施,学学如何安排“身后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让更多人看见你的精彩评论!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