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裂是一种什么刑法?有哪些人受过车裂之刑?


车裂是一种什么刑法?有哪些人受过车裂之刑?

文章插图
【车裂是一种什么刑法?有哪些人受过车裂之刑?】不论是在太平盛世还是在狼烟四起的时代,刑罚均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谁都不能保证,在太平盛世之下没有罪犯、没有以下犯上之人 。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更加不用说,多的是趁火打劫的人,所以刑罚的存在至少能减少一定的犯罪几率,尤其是酷刑 。诸如腰斩、车裂、烹煮等等这些酷刑,光是听着名字就毛骨悚然 。当然,酷刑并非全都被用于罪犯身上,也有些人因为遭到小人的诬陷而惨遭酷刑 。
车裂简介所谓车裂,也称五马(牛)分尸,一般是将受刑人的四肢和头部分别绑在五辆车上,然后牵来马匹或者是牛匹,套上车子驱赶着它们朝不同的方向直到将受刑人肢解成六个部分,这场车裂才算完成 。
条件简陋的时候,连车都省了,直接用牛或者是马来分尸,所以就有了五马(牛)分尸的说法 。五匹马(牛)朝着五个不同的方向拉,最开始由于受力不均,疼痛是必不可少的,等到各方受力均匀的时候,也正是车裂的高潮,疼痛值达到最大,但也是稍纵即逝,之后受刑人整个就被分尸了 。
车裂之刑可追溯到周朝时期,《周礼》中记载,“誓驭曰车轘 。”前人的注解,“车轘,谓车裂也 。”由此也可知,车裂在早期的时候被称为辕或车辕 。自周代开始,车裂之刑都被后世朝代沿用 。由于车裂之刑较为残酷,到了唐代的时候,已经比较少见,只在唐朝末期偶尔见到使用 。五代时期,被车裂的案例也是少之又少 。再往后的朝代,车裂之刑基本上不再使用 。
历史上受过车裂之刑的人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当属帮助秦国走向强大的商鞅 。
商鞅的“伯乐”秦孝公去世后,一向对商鞅有偏见的秦惠文王继位,商鞅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后来,商鞅被公子虔诬告谋反,被冤枉的商鞅不肯坐以待毙只能出逃,秦惠文王不分青红皂白下令逮捕商鞅 。而后两方交战,商鞅战死 。本以为人死为大,哪知商鞅的尸身还被带回咸阳城,然后被处以车裂之刑再示众 。其实吧,在我看来,商鞅也算是幸运的,毕竟只是他的尸身被车裂而不是他还活着的本人 。
其他受到车裂之刑的人,还有唐末时期的张廷范 。公元905年,唐末时期,群雄割据,朱温意图篡唐,张廷范时任太常卿,以天下未定为由建议朱温不必急于加九锡,这引起了朱温的不悦 。当时与张廷范不和的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借机诬陷张廷范欲复兴唐室 。朱温大怒之下,将张廷范贬职,出任莱州司户参军 。次日,朱温似是不解恨吧,直接将张廷范车裂于市 。
此外,五代名将李存孝也是受车裂之刑而死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晋王李克用帐下将领,十三太保中最有名的一个 。古语“王不过项(项羽),将不过李!”中的“李”说的就是李存孝,绰号飞虎将军 。其他史书中记载其“骁勇冠绝……”,可见在历史上,李存孝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公元894年,李存孝遭到李存信诬陷,被处以车裂之刑 。原本李克用是最疼爱李存信的,希望其他人能为其求情,自己也借机赦免李存孝的罪 。但是因为众人都嫉妒李存孝,所以巴不得他早点死,故而没人为他求情 。李克用又拉不下脸,无奈之下只能以车裂之刑处死了李存孝 。李存孝的死,给李克用一个沉重打击,为此半个月不理政事 。
除了以上两人,史上有记载的受过车裂之刑的人还有十六国时期的乞伏公府、北魏时期的卢溥卢焕父子、秦末起义军将领宋留、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组织者马元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