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的酱油应遵循的原则 走出儿童酱油的多个误区

对待吃 , 大人可以无所谓 , 但对于小孩饮食 , 就需要很讲究才行 。最近 , 市面上有一款叫“儿童酱油”的商品 , 深受家长的青睐 。然而 , 据媒体报道 , 所谓“儿童酱油” , 不过是一种商业套路罢了 。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

孩子吃的酱油应遵循的原则 走出儿童酱油的多个误区

文章插图
“儿童酱油” , 多是营销套路
所谓儿童酱油 , 就是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 , 与普通酱油相比 , 儿童酱油不过是添加了一些营养元素 , 对身体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另外 , 酱油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调色、提鲜 , 总体营养价值也并不高 。为了存放方便 , 酱油还会加入防腐剂 , 因此 , 在做菜的时候 , 我们不必区分儿童酱油或普通酱油 。
据媒体报道 , “儿童酱油”与普通酱油相比 , 在营养元素等指标上没有太大差异 , 但是在价格方面却体现出了巨大差异 , 市面上很多售卖的儿童酱油不过是商家的一个幌子罢了 。
都说小孩、女性、老人等群体的钱是最好挣的 , 商家冲着家长的心理 , 煞费苦心地炮制出所谓的“儿童酱油” , 实际上是想要故意误导群众 , 达到盈利的目的 , 商家这种赚昧心钱的做法 , 应该受到社会的抵制 。
孩子吃的酱油应遵循的原则 走出儿童酱油的多个误区

文章插图
营销噱头
目前 ,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抽检信息 , 配制酱油不合格率达14.3% , 是此次抽检产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产品 ,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和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
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了酿造酱油样品697批次 , 不合格样品数为31批次 , 抽检配制酱油样品21批次 , 不合格样品数为3批次 。业内人士解释 , 此次不合格主要是三种原因:一是三氯丙醇不合格 , 二是有多个批次都为氨基酸态氮不合格 。该指标越高 , 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 , 鲜味越好 。三是部分防腐剂超量添加和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 。
孩子吃的酱油应遵循的原则 走出儿童酱油的多个误区

文章插图
酿造、配制含混 , 新国标能否堵住漏洞?
有机酱油、纯天然酱油、无添加酱油、味极鲜酱油……酱油的名头可谓五花八门 , 价格千差万别 , 标注的标准也不太一样 。为了吸引消费者 , 一些企业还打出无添加剂、无色素等旗号 , 价格也水涨船高 。
专家解释 , 酿造酱油所需时间长、成本高 , 而配制酱油则相反 。"虽然标准中规定配制酱油中 , 酿造含量不得低于50% , 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有效的检测办法 , 如果有企业冒充 , 很难检测出来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留意标签上的产品标准号:酿造酱油执行的是GB18186 , 而配制酱油执行的是行业标准10336 。
"配制酱油采用的并非传统方法 , 业内很早就认为 , 配制酱油其实并不应标注酱油 , 而是属于复合调味料类别 。"上海市食品协会调味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志蕙说 。
事实上 , 新的酱油国标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删去了这两种酱油的分类和定义 , 这意味着如果新国标实施 , 以后酱油将只有酿造的品种 。而复合调味料目前并没有国家强制标准 , 企业执行的多数是自己的产品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