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如何成为一方富豪的?范蠡的成功离不开三点( 二 )


此时的范蠡在越国已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他深知“福之祸所兮”的道理,当权力达到顶峰时,只有及早抽身,才能避免灾祸 。临行前,他给好朋友文种留了一封信,大意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文种离开越国 。比较看重功名的文种想着这些年自己为越国所做的贡献,料想越王不会拿自己怎么样,结果被越王逼迫自杀 。范蠡则由一个放荡不羁的名士变成谋臣 。
虽然性格怪异,但范蠡的思想总是贯穿一种顺应社会、顺应自然、外道内儒的思想,这让他对事对人能保持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 。这种体察人情练达、通透的姿态,让他懂得在人生巅峰之时全身而退,在进退之间把握住自己人生的张力和尺度,不为名利所累,从而拥有自在而逍遥的一生 。
老年时看淡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行至暮年,当所有的豪情和光芒都已随风而逝,功名利禄也将成为过眼云烟,这个世界上所能衡量的东西,此时都成了身外之物 。这个时候反倒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更易勾起我们缅怀、记忆和珍藏 。”
是的,当你看淡万般风景时,你也顿悟了生命的意义 。对范蠡而言,他更愿意毫无限制地顺应自己的性情,去尝试一切新的冒险活动 。
功成身退后的范蠡已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他经商的第一站是齐国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
智慧过人的范蠡,虽然做生意对他而言还是头一遭,但他的“鸱夷子皮”名号很快打响了 。齐王听说了他的事情后,慕名而来,请他出任齐国丞相,却遭拒绝 。他散尽家财,分给当地百姓,然后带着家人悄悄迁到了离齐国首都临淄较远的陶地重起炉灶 。
在陶山脚下,范蠡有了另一个名字“陶朱公”,他尽情施展着自己的经商才华,把过去治国治军的谋略都用在了商道上 。
他在拥有财富的同时,更拥有一份智慧,19年里他曾三次获致千万巨金,不过,他又将之全部回馈给了乡亲们 。他的经商之道也给后人留下一些有益的道理:见好就收,不要贪婪,否则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失去很多 。
人这一生,名利是我们的必遇关口,肆意追逐者多,淡薄待之者少 。范蠡用自己的自在和洒脱告诉我们,当我们理智地看待财富时,便可收获一份生命的宽度 。
观范蠡这一生,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他都干得风生水起 。人生的大智慧,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他的一生让我们明白:年轻时看远,不急功近利,才能活得自在广博;中年时,懂得顺势而为,温良恭谦,才能拥有通达的人生;人至暮年,甘于寂寞、不求闻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得一份清明的心境,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
【范蠡是如何成为一方富豪的?范蠡的成功离不开三点】成功的人生需要经营,范蠡成功人生的三重境界,愿你我都能拥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