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到底是如何发明的?“油炸秦桧”是怎么来的?


油条到底是如何发明的?“油炸秦桧”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宋史》记载,宋朝时,民间就出现了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 。而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 。
南宋时,人们对秦桧谋害岳飞一事民怨沸腾 。传说有个专卖油炸面丸的王老四怒上心来,就随手捏出了秦桧和王氏的面人,扭在一起丢进了油锅,做成了“油炸秦桧”,没想到非常受欢迎,仅仅一个下午,整个临安城就都做起“油炸秦桧” 。后来,有人把它推荐给了宋高宗吃,高宗吃了很喜欢,从此,油条风靡全国至今 。
为什么油条都是两根合在一起炸的呢?不仅是因为历史上流传的象征着秦桧和妻子王氏,还有一个科学的原因:一条炸不起来 。因为油温比较高,单根油条下去就硬了,来不及膨胀 。两根滚在一起,中间贴着的部分不接触油,就可以持续膨胀了 。
油条的经典搭配肯定是豆浆无疑 。作为早餐界当之无愧的霸主,豆浆是中国汉族传统饮品,最早的豆浆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 。将大豆用水泡涨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 。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 。与西方的牛奶不同,豆浆是非常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广泛流行于华人地区 。
【油条到底是如何发明的?“油炸秦桧”是怎么来的?】油条还常见的作为一种配料出现在煎饼果子中 。煎饼果子是天津市的著名小吃,天津人把其作为早点 。由绿豆面制作的薄饼,配上鸡蛋、还有馃子(油条)或者薄脆的“馃篦儿”组成,蘸上面酱即成 。天津人至今依旧坚持着传统的吃法,正宗煎饼果子中选用的食材只有绿豆面、油条(或果蓖)以及葱花、芝麻及其他佐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