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形成 了解雪的形成


雪的形成 了解雪的形成

文章插图
1、雪形成的原因
在水云中 , 云滴都是小水滴 。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 。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 , 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 , 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 。这样重复多次 , 冰晶便增大了 。另外 , 在云内也有水汽 , 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 。但是 , 冰云一般都很高 , 而且也不厚 , 在那里水汽不多 , 凝华增长很慢 , 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 , 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 。即使引起了降水 , 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 , 很少能落到地面 。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 。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 。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 , 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 。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 , 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 , 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 冰晶增长得很快 。另外 , 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 。一碰它 , 它就要冻结起来 。所以 , 在混合云里 , 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 , 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 , 使它迅速增大 。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 , 便落到地面 , 这就是雪花 。
在初春和秋末 , 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 , 但是这层空气不厚 , 温度也不很高 , 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 。这叫做降湿雪 , 或雨雪并降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
2、雪的形状
雪(snow)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 。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 , 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在地球上 , 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 , 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 , 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 , 当它们遇到冷空气 , 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 。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 , 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 , 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
雪大多降自雨层云和高层云 , 降水强度变化较慢;冷天积雨云的降雪有阵性特征 , 称为阵雪 。
降雪由大量不同大小的雪晶组成 , 一般小的比较多 。为了描述同时下落的雪晶群体的大小分布特征 , 常用雪晶谱或雪晶溶化后的溶液谱 。
【雪的形成 了解雪的形成】雪晶主要是在云中凝华增大的 , 首先在冷云中通过冰核的作用产生冰晶 , 通过凝华(冰晶过程)长大成雪晶 , 以后还能撞冻过冷水滴而长大 。雪晶撞冻过冷水滴很多时 , 外形会改变 。雪晶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 这同它们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
降雪量同所有降水量一样 , 用相当的水层厚度来度量 , 单位是mm 。实用上有时也用降雪在平地上所累积的深度来度量 , 称为积雪深度 。
3、形成雪的条件
水汽饱和
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 , 叫做饱和水汽量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 叫做露点 。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 , 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 。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 , 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 。也就是说 , 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 , 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 。例如 , 空气温度为-20℃时 , 相对湿度只有80% , 冰晶就能增长了 。气温越低 , 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 。因此 , 在高空低温环境里 , 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