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最后结局是什么?刘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刘桢最后结局是什么?刘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刘桢最后结局是什么?刘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 , 刘桢是建安七子之一 , 他的创作风格被曹丕形容为“壮而不密” 。也被现代人做出如下评价:”刘桢的诗纯以气势取胜 , 无论是抒情还是咏物 , 无论是写山水还是状禽鸟 , 都显示出其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 。”
分享一首笔者比较喜欢的诗 , 大家可以一起感受一下 。
《赠五官中郎将·其三》
秋日多悲怀 , 感慨以长叹 。
终夜不遑寐 , 叙意于濡翰 。
明灯曜闰中 , 清风凄已寒 。
白露涂前庭 , 应门重其关 。
四节相推斥 , 岁月忽已殚 。
壮士远出征 , 戎事将独难 。
涕泣洒衣裳 , 能不怀所欢 。
在历史上 , 刘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军师联盟》中所展现的是否接近于历史记载呢?我们一探究竟 。
刘桢字公干 , 是东平宁阳人 , 他五岁就能读诗 , 八岁就能够背诵《论语》和《诗经》 , 因为他记忆力超群且才思敏捷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刘桢长大后 , 被曹操征辟为丞相掾属 , 有时也会跟随曹操出征并参与军机策划 。刘桢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较大 , 同时也和曹丕、曹植的关系非常好 。曹丕和刘桢还曾经开过一个玩笑 , 被记载在《典略》上 。
曹丕曾经送过刘桢一个廓落带 , 但曹丕送完之后因种种原因想要索贿 , 就给刘桢写了封信 。曹丕也挺没溜儿 , 写信的时候总想调戏一下自己的朋友 。曹丕在信中表示刘桢地位等级不高 , 不配有这样贵重的宝物 , 刘桢看后知道曹丕在调侃自己 , 于是回信给曹丕 。
这封信被我们称为《答魏太子丕借廓落带书》 , 原文为"桢闻荆山之璞 , 曜元后之宝;随侯之珠 , 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 , 登窈窕之首;鼲貂之尾 , 缀侍臣之帻:此四宝者 , 伏朽石之下 , 潜汙泥之中 , 而扬光千载之上 , 发彩畴昔之外 , 亦皆未能初自接於至尊也 。夫尊者所服 , 卑者所脩也;贵者所御 , 贱者所先也 。故夏屋初成而大匠先立其下 , 嘉禾始熟而农夫先尝其粒 。恨桢所带 , 无他妙饰 , 若实殊异 , 尚可纳也 。"
刘桢如此作答 , 既婉言谢绝 , 也拔高了曹丕 , 正可谓一举两得 。从中我们虽然不提倡尊卑之别 , 但刘桢才思敏捷 , 对答如流的优点还是可以参考的 。刘桢不只和曹丕关系好 , 他还和曹家众多公子关系都不错 。他因文学成就 , 逐渐受到大家好评 。但却最终也因为性格缺陷 , 而永远离开了官场 。
有一次曹丕安排了酒席邀请文士名人 , 其中就有刘桢 。大家酒过三巡之时 , 曹丕主动让甄夫人与席间人士礼节性见面 。酒席之人听说甄夫人的到来 , 都伏在地上低头表示对甄夫人的尊敬 。只有刘桢放荡不羁 , 公然平时甄夫人 。这事儿要按照我们现在来说 , 撑死了刘桢做事不太妥帖 , 但在当时 , 这可能是一件出人命的大事 。
曹操得知后立刻下令将刘桢收押 , 处罚结果为免除死罪 , 罚为苦役 。建安二十二年 , 中华大地蔓延着一场严重的瘟疫 , 还在苦役中的刘桢 , 因感染瘟疫去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