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是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 防止疾病传播 , 保护环境 , 保障人体健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而制定的 。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公布 。
法律依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 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 , 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 第二十一条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 ,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 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 。 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 , 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 , 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二)能够焚烧的 , 应当及时焚烧;
(三)不能焚烧的 , 消毒后集中填埋 。 第二十三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 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