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灭亡的内外原因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灭亡的内外原因

文章插图
无论杨广的功绩如何,隋王朝的天下确实是败在他的手上,这无话可说 。他之所以败得如此惨,应该与他的性格有关 。
《隋书》记载杨广“美姿仪” 。中国第一美男子潘安,史书也仅是说“美姿仪”,可见杨广长得非常帅 。杨广的文学修养也极高,秦观的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取自杨广的诗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隋炀帝在西巡途中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被认为是千古名篇,通篇气势磅礴,颇有魏武之风 。另一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也显示了他不凡的文采 。后代文人对他的诗文十分推崇,认为“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 。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 。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 。古道于此复存” 。后人不吝于给一位恶名昭著的人如此高的赞美,足以证明其文采之斐 。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灭亡的内外原因

文章插图
杨广的口才也非常了得,经常把下面的大臣辩得无话可说 。
除了这些,杨广的军事才能也非常出色,十三岁时被封为晋王,并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二十岁时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五十一万大军南下攻陈,并完成统一 。杨广还在隋朝抗击突厥的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给突厥致命一击,奠定了隋朝对突厥的胜利 。继位后,他还派军灭了吐谷浑(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打通了与西域的商贾往来,即使是隋朝灭亡前夕,西域各国依然臣服于大隋王朝,给隋朝纳贡送礼 。
优秀的人往往容易刚愎自用,目空一切 。杨广就是如此 。他的嫉妒心极强,容不得比自己有才华的人,遇到诗比他写得好的大臣,往往要找借口除掉 。当时内史侍郎薛道衡名冠天下,所作《郎王胄文词》被天下人追捧,杨广妒其盛名,终于找借口置薛于死地 。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灭亡的内外原因】他还听不得任何反对意见 。他曾对大臣宣称:“我天生不喜欢听人唱反调,那些所谓敢犯颜直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 。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就别学这一套 。”这样一搞,谁还敢说真话?久而久之,包围在他身边的必然是一帮奸佞小人 。一个帝王,无论多么聪明,智慧毕竟有限 。如果心胸狭窄,与臣子的距离自然就远了,很难成大气候 。所以杨广的下场是可以想象的 。
杨广的灭亡除了与他自大和狭隘的性格有关之外,还与他过于好动且不满足现状的特性有关,这可让他犯了大忌 。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灭亡的内外原因

文章插图
在他统治期间,规划和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没有一天不在兴建工程、外出巡视和进行战争 。迁都洛阳、重修长城、开凿运河、招徕四夷,每一个举措都是大动作 。同时,因为胆大好胜,他一生做了许多出人意表的事 。他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唯一一个远至青海巡游的人 。
他对中国之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遣使远至中亚、波斯等地,收集了“玛瑙杯”、“狮子皮”、“火鼠毛”、“五色盐”等物而返 。他对南方烟波浩渺的大海也十分神往,曾三次派人前往那时还是未知岛屿的台湾探险 。
所有这一切,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相悖离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清心寡欲,对于锐意进取抱着警惕和怀疑态度 。炀帝的这种个人气质,总的来说,并不为历代文人所喜,而历史其实是由文人所记录,在他们的笔下,炀帝难免多被非议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