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简介 三国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


三国历史简介 三国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

文章插图
1、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 。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 。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 。
2、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 。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是东汉灭亡开始 。广义一般认为有184年东汉黄巾之乱开始 。这源自汉灵帝为解决黄巾之乱而成立州牧制度,该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 。其他观点还有: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开始,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崩溃;208年赤壁之战后开始,这时三国鼎立形成雏型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已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这段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
【三国历史简介 三国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 。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 。元明清期间,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 。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影响了这些地区 。晋代陈寿所作《三国志》,后经裴松之注引,颇有参考价值 。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成为电视、电影或游戏题材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