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教学经验总结( 三 )


一、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 , “磨刀不误砍柴功” 。 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 。 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 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 首先 , 我认为成功的教学方法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课后反馈和复习以外 , 课前的预习也是很重要的 。 因此 , 我强调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养成 , 平时 , 常亲自抓学生的预习情况 。 其次 , 我强调上课专心听讲 , 每人必须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 , 课堂上做好笔记 , 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 然后还要及时复习 。 再者 , 重视指导学生一天学习的回顾 。 如睡前回顾当天所学 , 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 方法多 , 但要适用 , 易行 , 便于操作 , 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 因此 , 我要求小组长每天检查同学的上述“工作”情况 。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 ,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 其语境描述的美妙 , 语言运用的精妙 , 思想表达的深邃 , 见解阐述的独到 , 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 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 , 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 。 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 ,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 , 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 , 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 , 意义内涵 , 情感内涵 。 同时 , 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 , 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 , 在品评中深化理解 , 升华认识 , 填补空白 。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 , 进行具体表述 , 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 。 以课堂学习为核心 , 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 , 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 , 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 ”另外 , 我校已正轰轰烈烈的开展着书香校园建设 , 因而 , 我在教学实践中 , 很重视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阅读实践的天地 。
四、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 丰富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 , 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 。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 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
1、优秀文段朗读 。 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 , 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 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 , 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
2、好词佳句的收集 。 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 , 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 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 。
4、课前的古诗词背诵 , 歇后语格言警句背诵 。 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 , 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 在这个学期中 , 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
五、突出月学章节过关、注重知识版块特点学习 。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单元 。 在每个月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 , 我都进行检测 , 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 , 及时解决 。 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 , 使之掌握 , 并能运用 。 由于抓好了月学章节过关 , 本学期学生对学习更加重视了、尤其对学习成绩看的更重要了 , 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
六、坚持了课前前认真备课 。
我在本学期以来始终坚持了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 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 注重抓住主线、明确重点难点 , 搞清要点 , 掌握知识的逻辑 , 把握教材的关键 ,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 ,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了解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 。 并争对学生实际认真选择教法 ,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 , 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 如何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 注重每一个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每一个难点的突破 , 精心地进行备课 , 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