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献法?文献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文献法?文献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 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 从中选取信息, 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 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
文献法-地位与作用
首先, 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 其次, 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 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 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 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 。 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 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 。 千百年来, 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料积累了无数有关的教育事实、数据、理论、方法、以及科学假设和幼想, 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学先进和运用文献, 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发掘人类的精神宝藏, 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 发展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 。

什么是文献法?文献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 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 正因为如此, 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 。 在国内国外, 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 “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 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 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
区分文献类型或形式有多种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 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 。 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 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 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 。 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 。 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 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 输入计算机, 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 阅读时, 再由计算机输出, 它能存储大量情报, 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 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 。 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 。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 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 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 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 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 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 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 与此类似, 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