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怎么死的 商鞅是为什么死的


商鞅是怎么死的 商鞅是为什么死的

文章插图
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 。商鞅是战国中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 。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姓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
商鞅从幼就“好刑名之学” 。所谓“刑名之学”,即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 。年轻时,商鞅在魏国进一步研究了法家思想,总结了李悝、吴起的变法经验,完善了自己的法家理论 。商鞅虽有治国奇才,且见知于魏相公叔痤,但因年少位卑,未得当时的魏国君主惠王的重视 。这时,秦国的新国君秦孝公为了使秦国尽快强大起来,发布了征求“有能出奇计强秦者”的求贤令 。这对怀才不遇的商鞅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
商鞅是怎么死的 商鞅是为什么死的

文章插图
于是,他西至秦国,因陈说以变法图强为主要内容的“强国之术”,取得了孝公的信任 。在商鞅的劝说下,孝公于公元前359年计划进行变法,遭到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的反对 。商鞅凭借其系统的革新理论和雄辩的口才,驳斥了旧贵族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三年之后,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终于下定决心,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他在秦国正式推行变法 。
为了取得民众的信任,商鞅在推行新法之前,想了些办法 。据说,他在国都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给他十金 。”老百姓都很奇怪,没有人敢去试试 。后又宣布赏五十金,一个不怕事的人把木头搬到北门,果真得了五十金 。通过这件事,人们都相信商鞅说话是算数的 。因此,商鞅抓住了这个时机,公布了新法 。
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的变革,给秦国奴隶主贵族带来沉重的打击 。他们不甘心失去祖传的高官厚爵、荣华富贵,疯狂反抗 。秦孝公的儿子赢驷有两个老师,都是贵戚,一个叫公子虔,一个叫公孙贾,他们串通了上千人,故意唆使太子犯法,以打击新法威信 。
【商鞅是怎么死的 商鞅是为什么死的】商鞅但知法治,不恤人情,虽然太子为嗣君不能用刑,但他为立威故,将公子虔割鼻,公孙贾脸上刺字 。同时在渭水河畔镇压了700多名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并把一批旧贵族流放到边远地区 。商鞅执法,“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坚决镇压了旧贵族的反抗,使法令能够较顺利地得以推行 。
秦国实行变法后,兵强马壮,准备东进扩展势力范围 。前240年,齐、赵两国联合攻魏,商鞅认为机不可失,便率军攻打魏国 。魏国派公子印领兵抗秦,商鞅给魏公子印写信愿罢兵讲和,邀请魏公子来秦军约定地点会面,魏公子深信不疑 。在赴饮宴之时,秦国伏兵一拥而上,将魏公子抓起来,秦军趁势打败魏军,取得了胜利 。商鞅打败魏军之后,秦孝公把商之地15邑封给他,因而号为商君 。
商鞅以功高,任秦相 。史书称: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商鞅怕人谋刺,每出门皆置卫士十余车,带甲束戈,如临大敌 。如果保卫工作有一点欠缺,他就不敢出门 。这时有一贤士名叫赵良,特来求见商鞅,并向他指出:“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 。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峻刑,是积怨蓄祸也 。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 。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