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虞姬是自刎还是被人杀死的,揭秘虞姬死亡的真相


图文 虞姬是自刎还是被人杀死的,揭秘虞姬死亡的真相

文章插图
公元前202年 , 项羽被围于垓下 , 四面楚歌 , 军心涣散 , 败局已定 , 项羽突围之前 , 虞姬自刎 , 让项羽轻装上阵 ,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霸王别姬” , 故事的悲壮凄恻和虞姬的美艳刚烈 , 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但宋朝一本奇书记载的内容 , 却推翻了“虞姬自刎之说” , 给霸王别姬的美好故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
《太平寰宇记》:虞姬冢于县东南六十里 , 高六丈 。即项羽败 , 杀虞姬葬此 。
《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地理总志 , 由乐史撰 , 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 , 计约200种 , 内容包括万象 , 八卦风月 , 是一本宋朝奇书 。在这本书上 , 却指出“即项羽败 , 杀虞姬葬此” , 项羽亲手杀了虞姬 , 这显然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 。
虞姬是项羽红颜知己 , 但史书上对虞姬的记载非常少 , 本名、籍贯、年岁、如何与项羽相识等一无记载 ,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仅记载“有美人名虞” , 更没有说虞姬自刎 。
有美人名虞 , 常幸从;骏马名骓 , 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 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 ,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 左右皆泣 , 莫能仰视 。
四面楚歌之后 , 项羽败局已定 , 于是慷慨悲歌 , 史称《垓下歌》 , 然后司马迁只记载“美人和之” , 并没有说虞姬自刎 。如果虞姬自刎 , 司马迁应该会记录在案 。
另外 , 司马迁认为虞姬的名字叫“虞” , 但“虞”既可能是美人之姓 , 也可能是美人之名 。而且 , 虞姬的“姬” , 既可能是美人之姓 , 也可能是古代妇女之美称 。总而言之 , 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 , 而她的真实姓名 , 已经成了一个谜团 。
司马迁没有记载虞姬自刎 , 为何又流传出虞姬自刎的凄美故事?源头还是出自西汉初年 。
上文谈到“美人和之” , 司马迁没有记载虞姬“和”的内容 , 但西汉儒生陆贾在《楚汉春秋》却记载了虞姬“和”的诗句 。叱咤风云的项羽 , 竟也流露出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 , 随侍在侧的虞姬 , 怆然拔剑起舞 , 并以歌和之 , 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 。
汉兵已略地 ,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 
贱妾何聊生 。
一句“贱妾何聊生” , 给了后世文人无限想象力 , 于是虞姬自刎之说隆重出炉 。元朝诗人张可久写下一首《卖花生·怀古》 , 开头第一句就是:“美人自刎乌江边 , 战火曾烧赤壁山” 。
陆贾的这一首五言诗非常成熟 , 不少学者质疑后人伪作 , 因为秦汉之交不会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 。但《楚汉春秋》至唐犹存 ,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则加以引录这首诗 , 刘知风、司马贞、张守节都曾亲见 , 因此陆贾的记载可信度比较高 , 只是难以判断陆贾有没有虚构虞姬“和”的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