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千岛群岛属于哪个国家

千岛群岛(俄语:Кури?льские острова? / Kuril’skie ostrova;日语:千岛列岛 / クリル列岛;英语:Kuril(e) Islands),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将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开来 。全长1300千米,由56个岛组成 。千岛群岛现属俄罗斯萨哈林州管辖 。爱努族(阿伊努族)为当地原住民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千岛群岛,西太平洋北部,在堪察加半岛顶端的洛帕特卡角与北海道东北的纳沙布角之间有一串珠状的岛屿所形成的的弧形岛群 。它连接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由占守岛、幌筵岛、新知岛、得抚岛及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后四岛日本称为”北方四岛”,为俄日争议岛屿)等近40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5600km2 。大小岛屿像商量好了似的,排列有序,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岛链”,正好是太平洋与鄂霍次克海的天然分界线 。群岛南北绵延达1200余公里,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陡峻 。千岛群岛之间有多条海峡 。岛弧一侧为千岛海沟,最深处达10542米 。群岛中择捉岛最大,面积3139km2,有海湾10余处,可停泊大型舰船 。地貌特征群岛主要由火山岩礁组成,有火山160座,其中活火山38座,

千岛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千岛群岛属于哪个国家

文章插图
千岛群岛有太平洋火环之称 。地震频繁,平均三天一次,多为海底地震,强震之后伴有海啸 。各岛山峰耸立,地势崎岖,千米以上高峰40余座,阿莱德山最高,海拔2339米 。岛上河短流急,多石滩、瀑布 。群岛海岸大部为悬崖陡壁,岸线曲折,近海水深,有良港 。择捉岛单冠湾水深港阔,适于大批舰艇隐蔽停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袭击珍珠港的日本联合舰队,曾集结隐蔽在单冠湾 。苏联在国后岛和择捉岛建有机场,可供重型轰炸机起落 。千岛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 。岛弧濒大洋一侧为千岛海沟 。各岛均为火山岛,主要由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火成岩构成 。以山地地形为主,平均海拔500-1000米,火山众多,已知有160座,其中活火山35座 。最北部的阿特拉索夫岛上的阿莱得火山,海拔2339米,为岛群最高点 。气候特征群岛受季风影响较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潮湿 。平均气温:2月-6~ -7℃,最低达-25℃;8月10(北部)~17℃(南部) 。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 。全年多雾,夏季尤甚 。12月至次年4月,多西北风,风力4-6级 。千岛海流流向西南,流速0.3-1.2节 。温凉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北部10℃,南部17℃,最冷月2月平均气温-6~-7℃,最低气温-25℃ 。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夏季稍多,约占年降水量的30%-40% 。受千岛寒流影响,太平洋侧较冷,持续多雾;对马暖流则使南部岛屿西侧温暖 。冬季,受阿留申低压的吸引,气旋频繁过境,经常有暴风雪,有时一天降雪深度可达1.5米 。河流短小湍急,水量丰富,秋季水位较高 。湖泊主要为火口湖和湖 。植被贫乏,主要是小叶林和高草,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较少,共有近千种植物 。中部和北部有赤杨、偃松和岩高兰等,南部分布着岳桦和千岛竹组成的矮曲林,西南部有云杉、冷杉混交林和落叶松稀林以及长有藤本植物的落叶阔叶林 。土壤是生草土、草甸土和冲积土,森林中主要是含有大量火山碎屑物的弱灰化土 。群岛陆上动物贫乏,主要栖居着棕熊、狐、狼和金花鼠等 。鸟类丰富,集聚在海岸峭壁上,常形成”鸟市” 。海生动物多,有海狗、海獭和海豹及鲑鱼等经济鱼类 。有铁、铜、金等矿藏 。自然资源千岛群岛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四岛位于冷、暖流交汇处,水产丰富,渔业发达,是世界三大著名渔场之一 。国后岛产大蟹、海参,择捉岛是捕鲸基地,地下矿产也非常丰富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四岛扼守”黄金水道”,附近水域是俄罗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俄罗斯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 。四岛拥有许多天然良港,这些港口港阔水深,可长年停泊大型船舶 。比较有名的有色丹岛上的斜古丹港,择捉岛单冠湾的年荫港和天宁港 。战略地位千岛群岛为俄罗斯在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岛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