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管理岗位吗?

人们常常会以社会惯常的眼光,去给他人粘贴上自己的判断结果的标签:他是外向的,他会有出息;他是内向的,将来不会有出息;他是外向的,凭着能说会道吸引人气;他是内向的,总是不善于与人打交道 。我们不能万分肯定,说这些判断是完全错误的,但至少离完整的判断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像我们在脑子里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搞一刀切:他是绝对外向的,另一个是绝对外向的 。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这么看待外向和内向的?这些惯常的观念,往往会让人们对内向、外向的人产生误解 。
要想搞清楚性格内向的人是否适合做管理岗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两个基础问题:一个定义:“什么叫性格内向”或者“我们对性格内向的定义是什么”,另一个是“管理岗位”的定义,“管理岗位”是指哪一层的管理岗位,是基层的,中层的,中高层的,高层的?这个“管理岗位”是什么类型的管理岗位,是财务的,行政的,人力资源的,生产的,研发的、总经办的?以及它是什么类型公司的管理岗位,是营销型的,幼儿教育类的,成人教育类的,咨询公司类的,生产型的,家政类的,研究所类的,国企的,民企的,外企的?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管理岗位吗?】只有搞清楚这两个基础问题,我们才能把内向的表现与这些类型公司管理岗位的要求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内向的人是否适合做管理岗位的结论 。
内向的人会有这样一些特性:注意力集中,喜欢深度思考,喜欢垂直深度的专研,能够自我反省,坚韧,有责任感,诚实守信,谦虚好学 。
对性格内向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们接下来需要和管理岗位的要求对接一下,以此来判断是否内向的人是否适合做管理岗位 。
管理岗位,就是带领他人对一个职能或者部门的成果负责的职位,它可能是组长,可能是主管,可能是主任,可能是经理,可能是总监,也可能是总经理 。通常情况下,基层的管理岗位要求务实,技术上有两把刷子,熟悉所在职能或部门的流程;中层管理岗位的人员需要有点承受力、理解力和人际能力(说服、沟通、适应性、冲突解决);高层管理岗位要求有远见、有眼光、有决断力、有感召力和预见力 。
这些管理岗位的要求中,除了感召力和预见力,带有天赋性或极其难培养和习得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获得的 。
刚才谈到的一个现象,在对于内向的理解极其重要 。这个现象就是内向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它可以从10:90个结构转变成30:70,甚至40:60的结构,尤其是人们走向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由于生存和生存的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外界的干扰,并适应外界的干扰,这是人的本性 。他们学会了和一个不相干的人微笑,他们学会了与生人寒暄,他们学会了与外界适当的接触 。
反之亦然,也许一个外向型的人最后会由于打击、挫折、世俗走向内向 。
性格不是阻碍一个人从事管理岗位的障碍,满足现状的心态才是 。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揭示人性的经典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唐僧是内向的,但却是最高领导者;孙悟空外向,却是被唐僧使用的小兵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告诉大家外向的内不适合做管理岗位 。外向的人做管理岗位有它的优势,但内向也是如此 。管理岗位上的人性格各异,风格不尽相同,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有做管理岗位的潜质 。能不能做,最终还是要落在意愿上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外向的人上不了管理岗位,而管理岗位上内向的人比比皆是 。内向的关羽和外向的张飞,都是极好的例子 。最后再多说一句,外向的陈赓和内向的林*彪都是厉害的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