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和次密接能在一起隔离吗

密接和次密接的隔离政策
密接和次密接的隔离政策:
1、密接和次密接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末次接触病例日起算以流行病调查提供密接、次密接时间为准,实行集中隔离21天,采取进、中、出三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转居家单独隔离7天,再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2、当密接者解除隔离后,其次密接者如无症状,将自动解除隔离 。解除隔离人员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与所在乡(镇)街沟通报备,并联系120救护车或乘坐非公共交通工到发热门诊就诊 。
密接者,健康管理(闭环管理,不去聚集地方,自主去医院做核酸,每天两次体温上报 。明确时间点,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计算,或从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计算;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近距离接触;未采取有效防护 。对密切接触者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个案的流行病学调查 。注意时间段,从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开始,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之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未采取有效防护 。虽然不符合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为了尽最大可能防止疫情扩散,需要重点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 。可比照密切接触者管控方式予以管控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夫妻都是次密接孩子可以一起隔离吗
夫妻可以一起隔离,孩子不可以 。
夫妻都是次密切接触者,孩子不是,孩子不一定有病毒,如果一起隔离,有传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分开隔离 。
次密接者的密接者需要隔离吗
次密接者的密接者是需要隔离的 。
1、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2、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八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二)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三)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四)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五)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七)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八)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
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