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迅速崛起靠的是什么?个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密不可分


曹操能迅速崛起靠的是什么?个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密不可分

文章插图
东汉末年,在三国群雄逐鹿之前还有一个插曲,那就是袁术和公孙赞之间的关系也是颇为密切 。袁术和公孙赞都有北上的野心 。半路又杀出个袁绍,使得他俩的野心有所收敛 。于是也就袁绍较上劲了,兄弟之情也就全然不顾了 。
而我们今天要说主角曹操和袁绍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成了友军 。董卓败亡后,每个人都害怕他们的军队不够,于是到处拉关系 。为了利益也是极尽虚伪之能事,互相利用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刘备、吕布等虽然当时意见不一,但对方又难前来投奔的时候却不得不假装逢迎不计前嫌的原因 。曹袁在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相互支持 。这时兖州北部混乱,地方官员无能,曹顺势而为 。袁绍借机推荐他为当地太守(即现在山东省莘县) 。次年,青州黄巾攻打兖州,杀死兖州刺史刘岱 。济北官吏鲍信一直很欣赏曹操,所以他怂恿刘岱的部下拥立曹操成为兖州牧 。这时,黄巾军势力日渐扩大,曹操和鲍信联合讨伐,鲍信战死沙场 。而曹操的也是连番苦战斗,最终迫使黄巾军投降了30多万人 。曹操留下了他的精锐,编成了一支军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青州军 。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匪 。经此一役,曹操不仅得到了兖州的领土,他的军队也随之壮大了 。
此后,斗争形势变成了冀州的袁绍、兖州的曹操和荆州的刘表为一方 。公孙瓒在幽州有实权,袁术在荆州,孙坚在豫州,陶谦在徐州,此四人又是一方 。而此刻的刘备自黄巾军起兵后便一直跟随公孙瓒,而公孙赞推荐他为平原相(现山东省平原县) 。平原属于青州,而刘备则成了当地田楷的帮手,所以他当时也算公孙瓒和孙坚这边的人了 。
两股势力剑拔弩张,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开始举兵进攻徐州,其实陶谦还是有些冤的,当然这有些偏题了就不详说了 。而这次军队攻城也是相当残忍 。《三国志》直言“所过多所残戮”,这与曹操的做法有些不符 。推测应该是在这个时候,曹军中青州军中黄巾军为主力 。大多恶习未改,加上疏于约束所以原形毕露 。不过其战斗力确实相当强 。所以袁术、刘备和陶谦都要避其锋芒 。如果吞了并徐州,那么曹操一人而坐两个州,形势会更加严峻 。巧的是,半路杀了个吕布出来 。
吕布在董卓死后逃出长安,去找袁术,没想到袁术对他很是敷衍 。另一方面,吕布的军队非常不守纪律,经常作奸犯科 。袁术早有赶他之心,吕布随后逃到河南省武陟县,转而又去了河内太守张杨哪儿 。
而作为曹操的两个好友,陈留太守张邈和留守东郡的陈宫却纷纷叛曹欢迎吕布 。当年曹操起义反对董卓,张邈是第一个赞助他的 。这时,曹操进攻徐州的时候,还对家人说:“如果我死了,你们就找投靠张邈 。”彼此感情可见一斑 。而陈宫也是曹操的心腹,演义中说抓曹操的县令是陈宫其实不然,正史记载事情属实,但县令并非陈宫,而曹操最初就是东郡太守的身份发家的 。这时两人突然反曹,倒是让曹操进攻徐州的计划搁置了 。
两人反叛迎来了吕布,兖州境内一呼百应,想来和青州兵的劣迹不无关系 。此时曹军后方大本营由荀彧、程煜主持,只能守住鄄城(在河南濮阳东部) 。此外,还有连个县城分别是范县(现河南省范县)和东阿县(现山东省阳谷县境内) 。这是曹操首次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如果鄄城被吕布攻破,或者曹操回师救急而不敌吕布的话,徐州将无处可得,兖州也是转瞬即逝,那样曹操恐怕要寄人篱下了 。幸而三郡戒备森严,曹操东进的部门也很强大,迅速回师 。这时,吕布屯兵濮阳,而《三国志·魏武帝纪》里是这样记载的曹操说:“吕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汉郡,今山东东平县),断泰山、亢父(今山东济宁县南)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遂进兵攻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