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是不是一样

中药的黄芪和北芪是一样的吗?
黄芪是中药名,而北黄芪或者北芪只能说属于处方名 。它们的药效是一样的,
黄芪,又名黄耆,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质优 。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叫绵黄芪 。产于山西浑源、阳交、山阴、天镇等地者叫西黄芪 。所以,黄芪是一个统称,北芪只是指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东北黄芪 。
但不论是西黄芪还是北黄芪均属于正品黄芪,品质都属于比较优良的,均属于黄芪佳品 。从实际药效上考虑不会有太大区别 。
黄芪的药材性状
黄芪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端较粗,长10-90厘米,直径1-3.5厘米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
不论那一品别的黄芪,均以条粗而不空心,皮细质绵软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 。断面菊花心明显而不纤维性强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 。
黄芪和北芪一样吗
黄芪是中药名,而北黄芪或者北芪只能说属于处方名 。因为品质好的黄芪主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和山西等地 。所以医生为了强调黄芪的产地往往会在处方中用北黄芪(内蒙古、黑龙江所产的黄芪)或者西黄芪(山西所产浑源为中心所产的黄芪)等名称 。因为现在黄芪主要是栽培品,且多认为山西所产优于内蒙古、黑龙江所产 。因此可以理解为西黄芪优于北黄芪 。但不论是西黄芪还是北黄芪均属于正品黄芪,品质都属于比较优良的,均属于黄芪佳品 。从实际药效上考虑不会有太大区别 。黄芪的药材性状 黄芪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端较粗,长10-90厘米,直径1-3.5厘米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不论那一品别的黄芪,均以条粗而不空心,皮细质绵软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 。断面菊花心明显而不纤维性强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 。但现在药店流通商品多将其压制成片 。所以可以酌情选择 。黄芪是不是也叫北芪?
红花岩黄芪别名红黄芪、黄芪 。汉语拼音honghuayanhuangqi英文名rootofMultijugateSweetvetc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sarummultijugumMaxim 。
归经心;肺;脾;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考证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科属分类豆科主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生态环境生于荒漠区河岸或砂砾质地 。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性微温 。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 。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不愈合 。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
采收和储藏秋末挖取根,除去根头部及支根,晒干打把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动植物形态红花岩黄芪半灌木,高可达1m 。幼枝密被短柔毛 。叶柄甚短,密被短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2-4mm,下部连合,外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1-41;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2mm,宽3-6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密布小斑点,下面密被平伏短柔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