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原文和译文 韩诗外传节选原文和译文

前言今天继续,刘坡公作诗百法第66法,五戒中的第三戒:戒鄙俗 。

何谓作诗五戒?一戒讥讪,二戒谄谀,三戒鄙俗,四戒纤亵,五戒剽窃是也 。学者于上述八病五忌既已知之,则此作诗五戒,尤不可不注意焉 。
《韩诗外传》卷九:威仪固陋,辞气鄙俗 。鄙俗:鄙陋庸俗 。
韩诗外传原文和译文 韩诗外传节选原文和译文

文章插图
一、何谓戒鄙俗原文如下:
鄙在立意,俗在造句 。凡稍有气骨者,或不肯自蹈卑鄙之弊,俗则非着意锻炼,即未能免 。如张綖引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未敢潜忘秣饲恩 。”言其为乞儿语,亦恶其鄙耳 。白香山长于叙事,求解老妪,遂加以“俗”之一字 。观此,则鄙俗之病,古人尚未能免,而谓学者可不留意乎?
张綖,喜欢诗词创作的人应该会知道这个人 。张綖是明朝人,他是第一个编撰词谱的人 。前人填词是倚声填词,即根据曲谱来填词 。后来曲谱失传,于是张綖根据唐宋人的词作,改为了平仄标准的词谱 。
另外,张綖还是研究杜甫的学者,有《杜诗通》和《杜律本义》等 。张綖评价杜甫诗《高都护骢马行》时,把晚唐诗人曹唐的《病马》拿来垫背:
凡诗人题咏,必胸次高超,下笔方能卓绝 。此诗“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如此状物,不唯格韵特高,亦见少陵人品 。若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曾敢潜忘秣饲恩 。”乃乞儿语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綖语)
为什么说曹唐《病马》是乞儿语呢?
韩诗外传原文和译文 韩诗外传节选原文和译文

文章插图
二、关于鄙张綖举例了两首咏马诗,评价杜甫诗“格韵特高”,而曹唐《病马》诗是“乞儿语也” 。刘坡公说,如此评价《病马》诗,就是“恶其鄙耳” 。
张綖提到了“格韵”一词,我们说的格律诗,是由格和律组成的 。空海的《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中解释了唐朝人的观点: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
可以看出来,格,其实是从内容方面来评价诗的 。刘坡公的“鄙”,也是从内容或者说诗意方面来评价的,所以会认为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曾敢潜忘秣饲恩 。”,乃乞儿语也 。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其三》: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
比较一下杜甫的《高都护骢马行》: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假如有一天我飞黄腾达了,我一定忘不了您今天饲养我的恩情 。曹唐《病马》诗中,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有点卑贱了 。
而杜甫诗则不卑不亢,诗中的马虽然已经今不如昔,但是依然有老骥伏枥之志 。
诗,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曹唐的五首病马诗,一起来欣赏,有英雄落难之感 。第五首结尾写道: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可知曹唐也有心奋起,只不过干谒乞求的姿态令人瞧不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