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现代简短 关于爱祖国的古诗词长篇( 三 )


诗题的意思是: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了诗篇 。从诗题我们就能读出作者心底的寒意 。诗的内容写到,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在诗中,作者首先描绘了大好河山,“河”本义单指黄河,“岳”指五岳,“河岳”在这里指的是北方的江山 。“入”字写大河的纵横绵长,“上”字刻画高山的耸入云霄,诗的前两句从横、纵两个方向形象地描绘出壮丽奇伟的大好河山 。仅从这样的诗句中,我们已经能感受到诗人的满怀深情 。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想象沦陷地区的人民满怀热泪、翘首以盼的情形,他们盼望救民的王师,但是一年又一年,怎么不见来呢?“泪尽”一词,千回百转,是多么的沉重!诗人殷切的爱国之情跃然可见 。

爱国诗词现代简短 关于爱祖国的古诗词长篇

文章插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这是一首词 。“菩萨蛮”为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本词的标题 。与同时代的陆游更喜欢写诗不同,辛弃疾在文学创作上主要致力于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文武兼备的豪士 。他的词作大多放纵横,被认为是“豪放派”词人中的杰出代表 。
词的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鸣叫 。
这首词用高明的艺术手法,写极深沉的爱国情思,堪称词中瑰宝 。与辛弃疾最著名的“豪放纵横”的风格稍有不同,本词可谓“刚柔相济”,既有青山水流的壮景,也有“行人泪”这样婉约的意象 。词人一生志愿北伐中原,实现祖国的统一,却郁郁不得志,雄才大略不能实现 。举头眺望,视线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 。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可是深山传来的鹧鸪声,又激起了词人的满怀惆怅 。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写出了这位爱国词人割舍不断的热爱祖国、立志报国之情 。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石灰吟》是明代名臣、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绝句 。此诗因反映了作者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 。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诗的大意是:石头只有用斧锤经过千万次的开凿,才能从山上开釆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常的事,丝毫没有畏惧 。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所惧怕,而是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的特点就在于诗人把石灰的特点应用在人的身上,咏石灰的“清白”即是歌颂人的磊落襟怀和崇高人格 。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诗人豪气冲天,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准备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的高尚爱国情怀 。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