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临床常表现为胸部憋闷感,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并可放射到颈部、下颌、左肩、左臂及后背等,还可见眩晕、气促、出汗、恶心及昏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而死亡 。

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1、冠心病的类型和危险因素根据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可将冠心病分为5种不同的临床类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吸烟、缺少活动、精神紧张等,以及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绝经后、具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愤怒、焦虑、兴奋)、气候突变、饱餐等是冠心病发作的诱发因素 。

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2、二级预防很重要为什么那些貌似健康的人也会发生心脏猝死呢?这主要是因为一种叫做“不稳定斑块”的东西在作怪 。这种斑块因为体积小没有堵塞血管,所以平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但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斑块会突然破裂,在局部形成血栓 。随着血栓发展,最终可能完全阻塞冠脉,导致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威胁患者生命 。

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疾病的复发 。对于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尤为重要,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控制影响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等 。
在冠心病的现代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血运重建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使介入治疗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

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3、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医学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的医疗实践过程 。中西医各有所长,对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环节,各有优势,要相互为用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合用中药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比如参芍片 。
中医认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热蕴,尤其是气虚血瘀作为主要证候要素贯穿冠心病PCI术的始终 。

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参芍片由人参茎叶皂苷、白芍组成 。人参可大补元气,是补气之要药,人参茎叶皂苷具有人参样的作用,有明显抗心肌缺血作用;白芍活血化瘀,养血柔肝;两药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起到益气活血作用 。
【中药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参芍片功在益气活血,气帅血行,有力地起到改善全血黏度,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芍片并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促进心电图ST段改变恢复至等电位线,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