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近些年很多地方兴起了一种叫“知了猴”的美食,不少人都慕名前往 。那么吃知了猴安全吗?吃知了猴又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知了猴知了猴实际就是蝉的幼虫 。蝉就是知了,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 。而在我的老家,蝉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和尚脑”,蝉的头部光秃秃的的像和尚的脑袋,名字也由此而来 。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文章插图
蝉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其一生需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文章插图
而被制作成美食的正是蝉的幼虫,幼虫快要变成虫时,会从地下爬上树干,像猴子一样,所以叫“知了猴” 。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文章插图
吃知了猴对人体有害吗?判断一种食物是否对我们有害,需要分析它的组成 。
在生物学上,蝉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蝉科动物 。蝉体内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常见的动物肉食和禽蛋都高,同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灰分矿物质以及甲壳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 。所以,从营养的角度考虑,蝉是可以食用的 。
为什么不吃蝉的成虫,而吃幼虫呢?
一方面,蝉出土后,退掉坚硬的外壳就会羽化,并且体表会外生长出坚硬的外骨骼,口感变差;另一方面,蝉长出翅膀后不容易抓捕,而未羽化的知了猴,行动缓慢很容易捕获 。
蝉属于害虫,其口器(嘴巴)有类似于针一样的吸管,属于刺吸式口器和我们熟悉的蚊子具有同一类型口器 。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文章插图
蝉主要危害植物,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每年的7-8月份蝉的成虫会将卵产在植物的枝梢处,越冬后第二年6月份这些卵会孵化成幼虫,幼虫掉落在地面顺势钻入地下,而幼虫在地下通常生长2-3年才会出土,北美的一种蝉的幼虫甚至会在地下生存17年 。而幼虫在地下会吸食植物根系的汁液,可能会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所以,在农林上蝉属于害虫 。蝉的成虫会以植物的枝干和叶片的汁液为食,所以到了夏天蝉通常会在草木上吱吱的叫唤,除了吸引伴侣交配之外,还会在闲时吸食植物汁液 。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文章插图
一些知了猴是不能吃的表面上,知了猴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但一些知了猴还是不能食用的 。
1.每年1-4月、9-12月的知了猴谨慎食用
知了猴出土的时间是有范围的,并不会一年四季一直出土 。每年的5-8月是知了猴出土的时间段,其中6-7月是出土率最高的 。昆虫对于温度是十分敏感的,温度决定了它们的生死 。而5-8月份温度高,所以它们会挑这个时间段出土 。这点也是长时间演化决定的 。并且,蝉一般在夜里出土,主要是避免天敌(鸟类)的捕食 。所以,每年的1-4月、9-12月份的知了猴并不新鲜,食用得谨慎 。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

文章插图
2.园林植物底下的知了猴不要食用
【吃知了猴有什么危害吗】对于城市里的园林绿化植物,管理者每年都会对树体甚至树盘喷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的知了猴存活了下来,但是这些知了猴吃不得 。知了猴虽没被农药毒死,但其体内有药物残留,万不可大量使用 。并且,随意对园林绿化植物的树盘进行挖掘本身就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文明的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