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时见鹿出自哪首诗 树深时见鹿原文( 二 )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尾联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 。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 。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 。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
树深时见鹿创作背景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应该是这期间所作 。
树深时见鹿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