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的终是什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中的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的终是什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中的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的终是什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中的终意思

文章插图
终的意思:从开始到末了,从早到晚 。整句的意思: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这也反映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的厌倦及对和平安定的眷恋 。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深沉 。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的终是什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中的终意思

文章插图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原文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注释1、焉耆(yān qí):指焉耆都护府,为安西四镇所辖都护府之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 。终南别业:指岑参在长安东南终南山所居住的高冠别业 。别业,即别墅 。
2、晓笛:清晨羌笛吹奏之声 。
3、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
4、虏(lǔ):对西北边地的蔑称 。
5、鼓鼙(pí):战鼓,这里指征战之事 。鼙,鼓的一种 。
6、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 。
7、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译文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的终是什么意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中的终意思

文章插图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赏析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 。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 。
诗歌就从这里开头 。“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点示出“早发”之意 。而这种苍凉的意境中,透露出独处异地的乡思,这便是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怀”字 。“怀”,被渲染异地风情的“晚笛”所引发,所烘托,是统摄作者眼前这幅画面的中心,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
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十分深沉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创作背景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此诗当为诗人于天宝九载秋天行役于焉耆时作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作者介绍岑参,唐代诗人 。南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 。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 。卒于成都 。其诗长于七言歌行 。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有《岑嘉州诗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