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元宝”到“猪魔咒” 养殖户都经历了什么?


从“肉元宝”到“猪魔咒” 养殖户都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引言
刚刚步入腊月,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回家过年了,由于现在买东西特别方便,所以在过年之前,人们并不会提前一二十天开始囤积过年的物资,消费方式和观念的变化也影响到了物价的波动 。
猪肉是居民日常消费中比较关怀的农副产品,猪肉价格的涨跌与各类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涨跌有很大关系 。在很多人眼中,猪肉始终是刚需,所以猪肉的价格一度上涨快速,在养殖户眼中,可以算得上是“肉元宝” 。
除了原料成本外,最终决策猪肉价格涨跌的因素,还是市场供应量 。1月4日国内的生猪价格,达到了元旦过后的最低价,全国绝大部分省份跌幅均在0.1元以上 。
从数据统计来看,猪肉价格的下跌力度还在增大 。1月4日的生猪价格呈现25跌3平的状态 。很多养殖户本认为在元旦到春节期间能够狠赚一波,但没想到今年的猪肉价格上涨趋势毫无动力 。
无论是南方市场,还是北方市场猪肉价格的跌幅,都超出养殖户的预想,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甚至不足14元每公斤 。
国内除了规模养殖的企业,大部分猪肉是养殖户散养 。猪肉价格低,大面积亏损后不养了,供需失衡再暴涨,这就是猪魔咒 。
去年腊月毛猪价格,从十八九每斤忽然跌倒15元左右,大部分人接受不了 。当时能卖的猪大概三百来斤,据一位养殖户所说:去年春节后,家里的猪实在养不动了就忍痛卖掉了,卖完了心在滴血 。
不过大部分人都压栏到过年以后,结果又从15元每斤掉到十二三元 。与年前对比更接受不了,还有大部分是二次育肥,成本大概是12元每斤,几乎是跌到了成本价 。
好多养殖户继续压栏,始终到五月份,猪一天涨一斤多 。这时候真的是五百斤的牛猪,此时的大肥猪只吃饲料不怎么长肉了 。养殖户在血赔之后只能集中抛售,导致五六月份的猪价再次暴跌 。
两个月的时间牛猪大部分卖完了,加上七八月收储,猪价来到了8元 。生猪的料肉比是在2.8-3之间,按照农村农业部最新数据,猪饲料最新价为3.62/公斤 。
今年生猪养殖饲料成本较高,约占生猪价格的60%左右 。据此计算,生猪价格大概可以卖到17.5元每公斤 。
目前四大养殖企业牧原、正邦、新盼望、温氏的养殖成本分别是15、19.5、17、20,都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正常年度优质企业的养殖成本是12元/kg,相对于现在的猪价来说可以说是血赔了 。
一般情况下,养殖成本在8.7-10块之间猪价可以跌,跌两块都可以的,但是垮的是散户不是大公司 。
最后的结局,就是躲过18年猪瘟洗礼的散户,又被资本的浪潮给卷走 。于是大公司借着一只只黑天鹅,兵不血刃的从大量散户手里收走了养殖份额 。
而猪肉价格在市场规律的天平作用下,价格再次回归理性 。但如今情况又不同了,今年的猪价下跌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想 。
拖累整个猪价的就是去年高价够不到的肥猪大猪,前面有年关前压栏的大猪压栏,后面是已经到达出栏标准的标猪没法出栏 。
从2月始终到6月,瘦的标猪活活养成了肥猪牛猪,气候酷热猪长膘是更加深了猪价垮塌的节奏 。
没人乐意要肥猪,市场需求是瘦猪,所以年关是最后出栏时机,过了就压手里了 。始终到现在,猪肉在经历了元旦假期小幅度上涨之后,又来到了继续跌落的状态 。
价格最终是由供需来指导的,只要供给还大于需求,价格的下跌就不会结束 。那么价格下跌的底线,必定跟成本有关系 。
一般低于成本肯定值,达到了养殖户心中承受的极限,那么即使还有过剩产能,也可以通过,直接屠宰能繁母猪来达到去产能的过程,所以最低价格肯定会受到成本上升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