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 | 规范整治“老头乐”,才能让大家出行都快乐

前段时间,“22岁女教师被‘老头乐’撞倒拖行数米,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的新闻引发全网关注 。一场交通事故的发生,让人们更加关注到游离在规则外的“老头乐”这一违规产品的存在,也重新审视此类产品的安全问题 。
1月1日,北京出台全面禁止“老头乐”上路行驶,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的规定 。在此之前,全国多地也已出手整治“老头乐”,“老头乐”退场进入倒计时 。

筝鸣时评 | 规范整治“老头乐”,才能让大家出行都快乐

文章插图
看似安全却深藏安全隐患 。外形酷似汽车 , 看似安全,但在交通事故面前不值得一提 。在各类交通事故视频中,“老头乐”经常会用各种离谱的方式造成交通事故 。“老头乐”之所以叫“老头乐”,是因为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但“老头乐”最大的危害还是来自“老头”本身 。
“老头乐”的大部分受众群体是老年人,安全意识不足、反应不够迅速、缺乏应变能力,事故隐患大 。除此之外,车辆本身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车身平稳性差、底盘较轻,容易发飘和倾斜,车门塑料感明显,即便是铁质材料,整体质感还是偏差,车辆内部也没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
不规范行驶成为“马路杀手” 。走机动车道、在车流中随意穿行、肆意变道、无视信号灯等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 使得“老头乐”上路被人们称之为“马路杀手” 。其实这也不是无迹可寻 , 根据公安交管部门的统计,近6年的时间里,老头乐引发的交通事故高达83万起 , 造成1.8万人死亡 , 18.6万人受伤 。
加强监督和管理才是理应之道 。“老头乐”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老人出行,“老头乐”盛行背后,是广大老年群体庞大的出行需求 。整治有必要 , 但是也不能“一刀切” 。
交通事故的发生 ,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驾驶安全问题和有关部门对此类车辆管理的疏漏 。驾驶员无需驾照、无需上牌照就可以开车上路,这无论是对路上的行人还是车辆都是危险 。可以要求驾驶员进行培训、考驾照、按规定上牌,同样使用积分制等措施 。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车企的监督管理 。对于无营业执照和任何车辆生产资质的车企,应依法取缔查封 。同时,还需让商家遵守行业规范,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法规 , 提升上路车辆的质量和安全系数 。
规定在于执行 , 合理整治才能让大家快乐出行 。全国各地出手整治“老头乐” , 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有了“硬”约束,也代表着“老头乐”违规上路行驶或违规停放在公共场所,执法部门将会严格查处 。
其实早在2018年 ,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就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
意见中明确规定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清理整顿和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 , 也明确表示全省禁止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低速电动车产品,同时还制定了用车处置办法,设置三年过渡期,鼓励通过置换、回购、报废等方式加速淘汰在用低速电动车 。
【筝鸣时评 | 规范整治“老头乐”,才能让大家出行都快乐】规定执行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完善公共交通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只有多方发力 , 才能让禁止“老头乐”发挥真正的意义 。

筝鸣时评 | 规范整治“老头乐”,才能让大家出行都快乐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