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几个读书日,世界读书日是每年哪一天

2020年是第几个读书日

是第几个读书日,世界读书日是每年哪一天

文章插图
2020年是第25个读书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的辞世纪念日 。
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 , 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 , 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
世界读书日: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但在我国这个日子还没有广为人知,近两年开始有出版社和书店搞一些公益活动 。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 , 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 , 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
世界读书日是每年哪一天2021年世界读书日是多少届 哪一天
世界读书日的时间是4月23日,2021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 。
世界读书日简介
世界读书日的时间其实是有来由的,1616年4月23日 , 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辞世 。4月23日也和其它一些伟大作者的生卒有关,诸如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纳博科夫、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莫里斯图翁(英语:Maurice Druon)、何西布拉(英语:Josep Pla)与曼努埃尔巴列霍(英语:Manuel Mejía Vallejo)等 。于是,以4月23日向书籍及其作者致以世界范围的敬意,自然成了联合国大会的选择 。这是为了鼓励每个人 , 尤其是年轻人,发掘阅读之乐,并为那些做出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贡献的人们获取新的尊重 。庆祝的想法源于加泰罗尼亚的圣乔治日风俗:当日售书附赠玫瑰 。2000年,受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启发,世界书都项目启动 。每年有一座获选城市以世界书都之名庆祝和传扬人类的图书事业,开幕于当年的4月23日,结束于翌年的4月23日 。
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
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从大的范围上来讲,目的有很多 , 不过最主要还是希望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 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
世界读书日近几年活动主题
2020年世界读书日主题:书香中国 , 全面小康 。
世界读书日你读我听--2019
Reading,It's my right--2018
23页第四行--2016(中国)
Books for All -2015
地球与我-2014
拥抱春天 追逐梦想-2013
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2012
让我们一起走向阅读社会-2010
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2009
世界读书日|在港城无论是会议桌前的洽谈 , 还是聚会餐桌上的家长里短,有文化与没文化的差别就在一言之中,斯文与粗鲁、肤浅与渊博之间 。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钱,可有钱的人却唯独不能少不了文化 。因为 , 文化的潜移默化始终都在深深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人 。
原本停留在过去的纸质文化早已移情别恋至手机屏幕之上,除了孩子需要抱书取识之外,大多数成年人早已将书成为彰显自己才华的一种摆设 。
而阅读推广人的出现,则是让这种想爱、怕爱,而又不得不爱、不愿去爱的文化知识以一种讲座、交流的方式进行传承,让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明了、轻松、高效 。文字化成语言、语言提炼文字,这种“助力式”“保姆式”“拆书式”的文化推广让一个人看、一个人读、一个人想、一个人悟的传统读书方式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
01 一本分量极重的红色聘书
2020年4月21日下午,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举办了“高铁共筑梦·书香润新城”2020年统战条线主题阅读活动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主题活动中穿插了一个阅读推广人的聘用仪式 。10位来自塘桥镇各条线的读书精英被聘为“全民阅读推广人” 。
“在阅读和推广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大的影响力”,这是聘书开头一段分量极重的用语 。乡镇的聘书上能使用出这样的词语,不仅是该镇对阅读推广的重视力度之大,更是对被聘请的阅读推广人的最大肯定、褒奖和期望 。
他是江南小城张家港市的一名新市民,张家港市下辖8个乡镇,其中有4个被他誉为家乡 。虽算不上家喻户晓,可无论是在本土文化报刊、媒体,还是国内各大报刊、网络 , 他的名字总是引人注目 。尤其是在本土的相关文化活动中,他的身影总是最令人瞩目和关注的,矮小的个头、瘦弱的身材、浓黑的眉毛,有人说他是马云,有人说他是小鲁迅 , 也有人说,他是周老师 。
02 一位来自苏中的农家子弟
周成新,男,1983年生,江苏海安人,小新作文创始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家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家港市优秀阅读推广人 , 已出版作品《逐梦江南》《十年一梦》《一个人的记忆》 , 作品多次被设计为中考、高考模拟试卷阅读理解,入选《练习与测试·小学语文》,被读者誉为“最真实的作家”“最暖心的老师” 。
雅周镇位于江苏省南通海安市西南地区,处泰兴、姜堰、如皋三地交接之处 , 属光荣的黄桥革命老区 。雅周自古就是文风鼎盛之地,雅地、雅名、雅德、雅量、雅言、雅礼、雅辈、雅文、雅俗、雅物,这个与《诗经》有关的小镇始终是中国地名志上的一个骄傲 。
江南文风炽盛,雅周人的先祖中有很多是元末明初从苏州阊门过来的移民,炽盛的文风在这里深耕 。清朝年间因周氏族人中出过很多秀才,为人谦逊文雅,因此便有了雅周的“雅名” 。虽地处交界之地,以农业为生 , 但雅周人耕读诗书的根没断 。淳朴的乡风民风孕育了地方村民“手捧诗书,守望麦田”的浓厚文化气息 。也更让雅周这个苏中小镇变得更加富有乡土气息 。
周成新的祖父周吉哉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能说会唱、能拉会写,淳朴善良、宽厚仁慈 , 义务为百姓传授文化知识 , 深受周边百姓爱戴 。周成新自小在祖父身边长大,浓厚的文化底蕴及家风深深影响着他 。
2004年大专毕业之后,周成新来到离老家南通仅一江之隔的苏南小城张家港 。机修、电工、销售、文秘、宣传、行政,行业的艰辛并没有磨灭他对文化的信仰,反倒为他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凭借自己对文化的热爱,他在地方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作品 。后来凭借这些作品,他从事着与文化相关的工作 。工转文、读转写、写到讲,他从一名在车间干活的周工,成了台前深受家长、学生爱戴的周老师 。
03 一个最具荣耀的推广人职业
21年前 , 性格懦弱的周成新恐怕怎么也没想到21年后的今天,自己会成为周老师 。打小性格内向的他 , 不仅害羞、内向,爱往人缝里钻,还经常往房间里躲 。人称“新娘子” 。中考刚结束那会儿,班主任还常到他家里 , 当着他父母的面用手指着他说,这辈子能改变这个习惯才怪 。
没想到,21年后的今天,周成新不仅改变了性格 , 还大方地站在台前成了一名能说会道的周老师 , 并且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阅读推广人 。
从事阅读推广人之前,周成新还只是一名默默无闻在家爬格子的作者,写作的乐趣让他收获很多,他从未想过自己要走向讲台 。
真正改变他的是2015年张家港市的一次培训,经南丰镇文体中心推荐,他以插班生的身份参加了张家港市的阅读推广员、网格文化员培训,并通过考核取证 。有了阅读推广人的身份,他便开始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四处进校园、企业、政府机关开展公益阅读讲座,从一名电脑前的周老师成了讲台上的周老师 。
多年来,他先后赴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张家港常青藤实验学校、张家港市图书馆、昆山陆家镇政府、永联图书馆、骏马集团、长江国际、暨阳社区、大南社区、南丰中学、乐余高中、塘桥小学、徐市小学、梁丰小学等政府、企业、社区、校园开展文学讲座和培训,受益对象5000多人次 。辅导学生作品在《张家港日报》《姑苏晚报》《扬子晚报》《名师教你同步作文》《趣味作文与阅读》《快乐作文与阅读》等报刊杂志发表,苏州市教育局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我的天堂我的水征文 , 《少年文艺》第六届、第七届“韬奋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苏州市第十二届蒲公英作文大赛等众多国内比赛中获奖,多篇作品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 。连续多年获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表彰,获评“张家港市文学艺术工作先进个人”、“张家港市优秀阅读推广人”、“张家港市先进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书记、委员,经理、主任,主席、会长、秘书长,作家、老师、工程师,十多年的工作生涯 , 周成新有着众多荣耀的光环,可在他眼中 , 最值得引以为豪的就是阅读推广人身份 。因为阅读推广 , 他将更多的知识变为实践,通过实践将更多的文化知识传播给更多的社会大众 。
04 一篇最具温情的散文
“已记不清多久没有见到故乡的炊烟,已记不清多久没有闻到炊烟的味道 。身处都市,钢筋水泥、琼楼玉宇 。再香的饭菜里也找不回我对故乡的思念 。”
聊起自己文章被收录的故事,周成新的心里满满的自豪与幸福 。
考卷里的叔叔
2018年6月5日下午13:46分,正在书房备课的周成新新浪微博里突然跳出一条短信“叔叔您给看一下怎么答?”当时的周成新一下愣住了,是不是发错了 , 怎么会有陌生人称自己为叔叔的 。后来,对方拍来的一张图片,周成新一下明白了 。发信息的是一位来自山东泰安的高二女生,高考模拟试卷中出现了一篇《故乡的炊烟》阅读理解题,署名周成新 。女生想起了原作者,于是微博搜索搜到了周成新的新浪微博 。见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被收录高考模拟试卷,周成新非常兴奋,随后向女孩询问了试卷名称,通过淘宝购买了几套留作纪念 。
一本里的爸爸
2019年11月17日,在家休息的周成新陪女儿去张家港市步行街新华书店购书时,在二楼的教辅区,他意外发现《故乡的炊烟》被收入了《一本·现代文阅读技能训练100篇(高一)》,他随即买下了三本留作纪念 。
练习里的老师
2020年3月28日晚上21:13,一位永联的家长给周成新发来一段小视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练习与测试·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页-13页收录了周成新的《故乡的炊烟》,孩子很兴奋地告诉妈妈,说等开学了她要告诉班级里的同学们她认识周老师 。
2020年4月14日下午一点多,一位南通的老同学给周成新发来微信,说自己女儿正在学校做《练习与测试·小学语文》,课间女儿特地给妈妈打来电话 , “妈妈,《故乡的炊烟》作者周成新真是你同学吗?”“是的 , 是妈妈大学同学!”得到妈妈的再三确认之后 , 这位南通上学的五年级学生内心激动的不得了 。
家长的肯定、孩子的自豪,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继《故乡的炊烟》作品之后 , 《网红豆花》等多篇周成新的散文作品先后被北京、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兰州、山东等地的学校和出版单位设计成高考、中考模拟试题及教辅材料,成为全国中小学生争相阅读的作品 。
05 一幅最珍贵的画像
在周成新的书房里珍藏着一张彩色的画像,每次回书房,周成新都要认真擦拭,并在画像前徘徊很久 。
那是2016年11月22日的一个夜晚,寒风凛冽 。应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邀请,周成新在乐余高中作了一场“文学与人生”的讲座,现场300多名高中学生参加,幽默风趣的讲座赢得了现场几百名师生的热烈掌声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为周成新老师送上了一幅自画像 。
这是周成新一生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画像,这副画像饱满乐孩子们对自己的肯定和期望 ,更是对自己阅读讲座推广路上的鞭策和激励 。
在张家港市,无论是社区、机关、企业、校园,还是社会组织 。听过周成新老师课的家长和学生很多,如今 , 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考上大学、甚至跨入工作岗位,但每次周成新的课却总是让他们记忆犹新 。
在塘桥
一位正读四年级的女孩曾经在课后主动走上前台与周成新聊天,并且十分坚定地说:“周老师 , 我正在写小说 , 已经写了好几万字了 。”
在南丰
有很多周成新的小粉丝视周成新的散文集为珍宝 , 将它带到学校、藏于枕头之下,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一位已上初中的男孩至今依然在反复诵读周老师的第一本《逐梦江南》,这是他上小学五年级时周成新在夏令营公益讲座时赠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
一位年轻的爸爸看了周成新的《十年一梦》之后,被书中的蕈油面所吸引,还特地利用周日开车带一家老小去常熟虞山脚下的兴福寺吃面 。
南丰中学的一次讲座中,很多同学们围着索要签名,结束后再202公交车上,两个男生不停交流 。“你抢到周老师的签名了吗?”“我没有,不过别人帮我让他多签了一个 。”
在永联暑期小候鸟作文培训中,一次课间,有位调皮的小男生突然偷偷对周成新说:“周老师,你家住哪里?你要是我爸爸就好了!”童真的一句话,让周成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
杨舍、农场、金港、昆山、南通,北京、湖北、山东、陕西、浙江 , 周成新不仅用语言奔赴各地,更用文字将阅读转换成试卷、教辅材料,让全国各地的成人、孩子都能阅读到世间最美、最温馨、最富有哲理的文字 。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的路上 , 周成新也正在马不停蹄地继续努力,用文字、用语言谱写世间最美的文化 。
因为 , 在周成新眼里,任何的美都永远比不上文字、语言的朴素、之美!
【是第几个读书日,世界读书日是每年哪一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