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爱书的故事,鲁迅读书励志的小故事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爱书的故事,鲁迅读书励志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成坏损 。
成年以后 , 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 。对稀有的好书 , 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 。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
鲁迅读书励志的小故事导语: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一起来看看他爱读书的小故事吧:
故事1:
金牌换书
鲁迅少年时代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学习十分刻苦 。在同学中,他年龄最?。?而成绩却最为优秀 。矿路学堂当时规定 , 每月考一次,考得第一名者奖三等银牌一枚;四个三等银牌换一个二等银牌,四个二等银牌换一枚金牌(金质奖章)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同学中只有鲁迅一人换到了金牌 。当时矿路学堂的总办比较开明,学生看书报也比较自由 。鲁迅求知欲十分强烈 , 除学习功课外 , 他还广泛阅读古代小说、野史、杂书和从西文翻译过来的新书 。由于家境贫困 , 为了求知 , 他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金牌变卖了 , 买回了一些渴望已久的书来读 。广泛的阅读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做过统计,他在创作中引用过的书,足以开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馆 。
故事2:
鲁迅小的时候 , 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 。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 , 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 。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 。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 。长妈妈不识字 , 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 。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 , 他就自己攒钱买书 。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 , 攒起来买书看 。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 , 而且还喜欢抄书 , 他抄过很多书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 。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 。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 。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 。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 , 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 , 防止虫蛀 。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 。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 , 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
故事3: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 , 他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 ,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着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 , 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 。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 , 家里越来越穷 , 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
鲁迅听了 , 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 , 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 , 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 , 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 , 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 , 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 , 学习西医 。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 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 。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着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
【鲁迅爱书的故事,鲁迅读书励志的小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