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1963年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

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

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1963年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

文章插图
十一月初四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 , 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 。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 ,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着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 。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 。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 。譬如,在廿四节气圭表测影地黄河中下游地区 , 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 , 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 。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
1963年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1963年大雪节气是农历哪天】2022年大雪节气是农历十一月十四,2022年大雪节气是阳历12月7日11:46:04 , 星期三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 。大雪,斗指癸 , 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 , 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着下降、降水量增多 。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 即气温与降水量 。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 。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 , 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 。譬如,在廿四节气圭表测影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 , 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 。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
2022大雪节气是哪一天2022年大雪节气时间:12月7日11:46:04,农历十一月十四,星期三 。大雪 , 斗指癸 , 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 , 降水量渐渐增多 。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 。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矣 。”书中对“大雪”的解释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 冬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量较小,而在北方已千里冰封 。
此外,大雪节气的时候,还可能出现冻雨(雨凇)、雾凇、雾霾、凌汛等天气 。
2020年大雪节气是哪一天2022年大雪节气开始时间:12月07日11:46:04
2022年大雪节气结束时间:12月22日05:48:01
2022年大雪节气农历时间:农历十一月十四
2022年大雪节气星期时间:星期三
大雪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 , 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 , 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大雪风俗
雪腌肉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 。“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会发现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雪节气一到 , 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 。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大雪腌肉的习俗从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兽有关 。“年”是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 , 长年深居海底,但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 。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于是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新鲜的蔬菜则是用风干的办法保存 。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 , 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到了大雪节气 , 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
大雪进补
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 。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 。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 , 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 , 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本草纲目》有:“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说法 。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 。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大雪节气喝完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