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

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意义是什么】重阳节吃重阳糕属于一种民俗习惯 。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会吃重阳糕,这种习俗从古代沿袭至今,因为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而重阳糕中的“糕”与登高的“高”同音,就象征着“步步高升”以及“百事俱高”的意思 , 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意义是什么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来历
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1、重阳糕起于唐代以前,至宋工,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 。此后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 。
2、相传在很久以前 , 有一个住在山脚下的农夫 。他勤于耕作 , 日子过得富足 。有一天,一个卜卦的先生未找到住宿,农夫将卜卦先生请到家中款待饭食并留宿 。卜卦先生非常感激 。第二天临行前对农夫说:“你九月九日有灾祸,最好搬到草木稀少的高处去住 。农夫对卜卦先生的话半信半疑 。为了防止万一,农夫在九月九前和家人一起搬到了高山顶上,那里草木稀少 。九月九日一早儿,当他们站在山顶朝山下家中望去时,那里已是一片火海 。此时 , 大火沿山脚蔓延而上,幸好他们所住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草木,才幸免于难 。
3、农夫一家九月九登高避灾的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人们纷纷效仿,于九月九将家搬到高处以防不测 。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年年搬家不是一个好办法 , 再说,平原地区没有山,无法登高 。人们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 在重阳节这天吃糕,因"糕"与高"浩音,吃了糕,就表示登高消灾之意 。从此重阳节食糕风俗形成了 。
重阳糕,亦称"花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 , 是重阳节传统节令食品 。常见于江浙沪地区,全国各地区不怎么流行 。
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生产制作
方法一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红绿果脯100克
·红糖50克
·豆油25克
料酒50克
制作步骤
1、先将红绿果脯切成丝,待用 。
2、将赤豆、白糖(250克)、豆油制成干豆沙,备用 。
3、将糯米粉、粳米粉掺和,取150克拌入红糖,加水50克左右 , 拌成糊状粉重阳糕浆 。
4、将其余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后,拌和拌透 。取糕屉 , 铺上清洁湿布 , 放入1/2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 。待汽透出面粉时,把糊状粉浆均匀地铺在上面,洒上红、绿果脯丝,再继续蒸至糕熟 , 即可离火 。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状,另用彩纸制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
方法二
原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干果、红绿果脯、白糖、油、清水 。
做法:
1. 将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搅拌,揉搓成干湿适中的松散的粉状;
2.将搅拌好的粉静置一段时间 , 充分吸收水分后过筛成细粉;
3. 取糕屉,平铺清洁的湿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锅中先蒸5分钟;
4. 取出糕屉铺上一层豆沙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平,表面撒上各色干果、红绿果脯肉,放入锅中继续蒸约20分钟;
5. 将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阳糕就做好啦!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的故事重阳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节日,自然其中的一些习俗与古时候一样,不仅要登高赏菊花,还要喝菊花酒、插茱萸,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呢?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重阳糕属于一种民俗习惯 。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会吃重阳糕,这种习俗从古代沿袭至今,主要是因为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而重阳糕中的“糕”与登高的“高”同音,这样就象征着“步步高升”以及“百事俱高”的意思,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重阳节会吃重阳糕的原因 。
重阳节吃重阳糕有什么寓意
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 。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 , 重阳糕的寓意 , 还有祛邪避灾,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以迎福接吉 , 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 。在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
重阳节吃什么
1、菊花酒:重阳这天,我国民间各地有饮菊花酒这一习俗 , 九月初九,“九”与“酒”谐音,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
2、羊肉面:重阳这天当然可少不了羊肉面,羊”与“阳”谐音,也是非常应景重阳节日 , 秋季是小羊最肥的季节,羊肉肉质性温,可以很好的起到御寒的作用 。
3、螃蟹: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秋天也是螃蟹成熟的季节 , 因此很多人重阳节还会选择吃螃蟹 。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1、登高:重阳节在古代民间就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登高节”,因为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十分适合登山游玩,这时候人们会登高山、登高塔进行祈福或者是秋游活动 。
2、赏菊花: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 古代文人还常常举行大型的菊展 。
3、晒秋:重阳节是非常好的赏秋时期,很多人会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现在很多农村仍然保留这些习俗 。
4、祭祖: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所以现在每到重阳节还是会有祭祖的传统 。
5、佩戴茱萸:重阳节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茱萸节,因为古代还要九九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