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任制和聘任制的区别,聘任制公务员转为委任制公务员的条件

委任制和聘任制的区别

委任制和聘任制的区别,聘任制公务员转为委任制公务员的条件

文章插图
1、从“身份”来看:聘任制公务员在职期间,是可以占用事业单位的编制名额,但是不纳入编制;而委任制公务员,就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干部 , 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
2、从工作时间来看:聘任制公务员一般会签合同,合同的年限在一至五年,合同时间到了之后再进行续签;而委任制公务员一般都是终身制的 。
3、从选拔渠道来看:聘任制公务员是进行社会招聘,运用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而委任制公务员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然后进行面试等选拔环节,最终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员 。
聘任制公务员转为委任制公务员的条件您好,公呈教育为您服务!
根据我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方案,自2010年1月1日后新进入我市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均实行聘任制 。
实际上,聘任制公务员与委任制公务员在身份地位、岗位履职、政治待遇、发展机会、管理制度上没有差别,都使用行政编制(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按职位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3大职类管理,都可以竞争领导职务、有相同的职业发展空间等等 。
两者的差别只有两方面:一是聘任制公务员须与单位签订聘任合同,单位对聘任制公务员实行合同管理 。此次公开招考的聘任制公务员首次聘期为3年,合同期满双方愿意续聘的,可直接续签聘任合同,续聘的聘期一般为5年 。符合条件的聘任制公务员连续聘满10年的 , 单位可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 。委任制公务员则不需要跟单位签订合同 。二是聘任制公务员不执行现行委任制公务员的退休制度,而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 , 实现与社会其他群体养老保障的衔接 。
四种公务员任职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公务员四种任用方式分别是委任制、选任制、考任制、聘用制 , 四者的共同点是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选拔任用,不同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入途径不同 。
选任制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通过,来决定职务的任免 。
委任制 , 亦称任命制 , 与选举制相对应,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 。
根据统一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程序,选拔任用国家公务员 。
聘任制是机关与拟聘人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任命公务员 。
委任制和聘任制的区别,聘任制公务员转为委任制公务员的条件

文章插图
二、适用对象不同 。
选任制、委任制产生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者,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产生,决定任命
考任制适用于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
聘任制适用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 。
三、管理依据不同 。
文职委任制和聘用制哪个好军队文职管理岗属于聘用制还是委任制?
文职制度中的聘用制,是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确定部队用人单位与文职人员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部队用人单位的文职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 。合同中的用人单位是指编制文职人员且具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军队团级以上建制单位 。在军队文职制度里,聘用制适用于面向社会招考的文职人员 。面向社会招考的文职人员聘用前要经过全军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 , 部队用人单位应当与其签订聘用合同 。
聘任制公务员可以转为委任制公务员吗一、委任制公务员和聘任制公务员有2点不同:
1、两者的优势不同:
(1)委任制公务员的优势:任用权力高度集中,充分体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用人权,有利于治事与用人的统一,有利于在行政机关中贯彻首长负责制,有利于上级对下级的统一指挥调度 , 保障政令贯彻执行的效率 。
在委任制情况下,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不被免职和辞退 , 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 有利于行政管理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专业性 。
(2)聘任制公务员的优势:合同管理丰富了单位管理手段,在适度增加公务员职业危机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工作动力,提高了管理效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对公务员相关权益的保障更加科学充分 。
也降低了单位“二次选人”和公务员“二次择业”成本 , 有利于促进人才在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间流动 。
2、两者的作用不同:
【委任制和聘任制的区别,聘任制公务员转为委任制公务员的条件】(1)委任制公务员的作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聘任制,可以克服委任制的不足,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和新陈代谢,疏通出口 ,  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2)聘任制公务员的作用:与委任制公务员同工同酬并有均等的晋升机会,保障了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吸引和激励公务员长期、勤勉为政府服务;聘任制公务员普遍能力强、素质高、态度好,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 , 并对委任制公务员队伍形成了一定“鲶鱼效应”,激发了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
二、委任制公务员和聘任制公务员各自的含义:
1、委任制公务员是指由任免机关在其任免权限范围内 , 直接确定并委派某人担任一定职务而产生的公务员 。我国公务员中的非政府组成人员主要是委任制的公务员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任用以委任制为主 。
2、聘任制公务员指行政机关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和行政执法专项编制)限额内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扩展资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从现行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位类别中逐步划分出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两类职位 。综合管理类部门包括各政府综合部门,如发改委、外事办等 。
行政执法类职位是行政机关中主要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执法职责的公务员职位 , 包括公安、交通综合执法、规划土地监察、城管监察、卫生监督、监狱劳教等部门 。这些部门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统一律转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
专业技术类职位是行政机关中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公务员职位 。暂时只确定了公安系统的刑侦技术、行动技术两个职位系列和气象部门的气象预警预报、气象信息网络两个职位系列 。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职务名称、职务层级不作统一规定 , 具体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惯例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确定 , 每个专业领域可自成序列 。
各层级职务的任职条件与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挂钩,晋升职务时须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高级职务实行职数管理,中低级职务可以不限职数,按年功、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实绩等条件择优选升 。
此前,公务员全部为综合管理类职务 , 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的工资、医疗等待遇与职务职级挂钩 。每个部门的职数有限,大家拼命挤独木桥,而基层单位受机构规格的限制,公务员晋升、发展的“天花板”低 。不少年龄40多岁的公务员仍然领着低职公务员的工资 。

    推荐阅读